首页成语词典意的成语
因篇幅关系,只列出前 100 个意的成语
成语解释出处
xīn fán yì luàn心烦意乱心情烦躁;思绪纷乱。形容内心烦闷焦躁。烦:烦躁;意:心绪;心思。战国 楚 屈原《楚辞 卜居》:“屈原既放三年,不得复见,竭智尽忠,蔽鄣于谗,心烦意乱,不知所从。”
xián wài zhī yì弦外之意弦:乐器上发音的丝线。比喻言外之意;即在话里间接透露;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。《南史 范晔传》:“其中体趣,言之不可尽。弦外之意,虚响之音,不知所从而来。”
qíng tóu yì qià情投意洽谓双方思想感情很融洽。明·刘璋《飞花艳想》第一回:“三人谈笑饮酒,正说得情投意洽,忽见抱琴进来道:‘外面刘相公来访。’三人听见,各不欢喜。”
yán wài zhī yì言外之意言:语言;之:助词;相当于“的”。言语之外的意思。指没有在话里或文章里明说出来的意思。也作“意在言外”。宋 叶梦得《石林诗话》下卷:“七言难于气象雄浑、句中有力,而纡余不失言外之意。”
yī xīn yī yì一心一意只有一个心眼儿;没有别的考虑。晋 陈寿《三国志 魏志 杜恕传》:“免为庶人,徙章武郡,是岁嘉平元年。”裴松之注引《杜氏新书》:“故推一心,任一意,直而行之耳。”
qiǎn cí cuò yì遣辞措意指写文章、说话时的用词立意。宋吴曾《能改斋漫录沿袭》:“前辈读诗与作诗既多,则遣辞措意,皆相缘以起,有不自知其然者。”
tóng xīn hé yì同心合意同“同心一意”。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匡衡传》:“朕嘉与君同心合意,庶几有成。”
yì liào zhī wài意料之外没有想到的。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三十五回:“刚才唐兄说国王必是暂缓吉期,那知全出意料之外,并且大动干戈,用兵征剿。”
gè rú qí yì各如其意各:各自;如:如愿。指各自都如愿以偿。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每诏令议义,诸老先生不能言,贾生尽为之对,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,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。”
zhí wén hài yì执文害意谓拘泥于字面而损害内容。宋·苏轼《应诏论四事状》:“推考其故,盖提举盐事司执文害意,谓非贫乏不在此数。”
xīn yuán yì mǎ心猿意马形容心思不定;好像猴子跳、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。《敦煌变文集 维摩诘经讲经文》:“卓定深沉莫测量,心猿意马罢颠狂。”
yán hé yì shùn言和意顺言语和顺,情意相谐。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回:“真是言和意顺,似漆如胶。”又第九十八回:“但愿他们两口儿言和意顺,从此老太太也省好些心。”
yán bù dá yì言不达意亦作“言不逮意”。说的话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。《明史·广西土司传二·思明》:“以译者言不达意,复为书晓之。”
yǒu yì wú yì有意无意又像是有意的,又像是无意的。存心与不经意。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文学》:“庾子嵩作意赋成,从子文康见,问曰:若有意邪?非赋之所尽,若无意邪?复何所赋?答曰:正在有意无意之间。”
chū qí bù yì,gōng qí bù bèi出其不意,攻其不备原指出兵攻击对方不防备的地方。后亦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。语出《孙子 计》:“攻其无备,出其不意。”
zī yì wàng wéi姿意妄为任意胡作非为,常指极端地固执己见和偏爱自己的习惯,常含有一种几乎难以抑制的反复无常的意味。
qiǎn cí cuò yì遣词措意见“遣辞措意”。宋·吴开《优古堂诗话》:“前辈读诗与作诗既多,则遣词措意,皆相缘以起,有不自知其然者。”
chū qí bù yì,yǎn qí bù bèi出其不意,掩其不备原指出兵攻击对方不防备的地方。后亦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。语出《孙子 计》:“攻其无备,出其不意。”
yì luàn xīn máng意乱心忙犹心忙意乱。
chéng xīn shí yì诚心实意见“诚心诚意”。姚雪垠《长夜》二一:“刘老义是一个任性的人,他诚心实意地想要你跟他过日子。”
dé yì bù yí zài wǎng得意不宜再往得意:称心如意;宜:适宜。称心如意的事不要再干第二次。指做事应有所节制,适可而止。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十回:“包公摇头道:‘得意不宜再往,待我细细思索便了。’”
chū yú yì wài出于意外见“出于意表”。《黄绣球》第四回:“自想这件事真出于意外,必须自家投到,中诉明白,不能平白地叫妻子良受诬辱。”
hóng yì miào zhǐ闳意妙指见“闳意眇指”。清·龚自珍《六经正名》:“《孝经》者,曾子以后,支流苗裔之书,平易泛滥,无大疵,无闳意妙指,如置之二戴所录中,与《坊记》、《缁衣》、《孔子闲居》、《曾子天圆》比,非《中庸》、《祭义》、《礼运》之伦也。”
suí yì yī piē随意一瞥匆匆地一瞥;不完全注意。
yì qì zì dé意气自得意气:意态,气概;自得:自觉得意。形容骄傲自满、洋洋得意的样子。《魏书·北海王子颢传》:“兄颢入洛,成败未分,便以意气自得为时人所笑。”
shuì yì méng lóng睡意朦胧朦胧:模糊不清。形容双眼模糊不清的样子。丁玲《1930年春上海》:“间或有一、二家小商店的学徒在睡意朦胧的半张着眼去下那门板。”
cái shū yì guǎng才疏意广疏:粗疏;广:广大。才干有限而抱负很大。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孔融传》:“融负其高气,志在靖难,而才疏意广,迄无成功。”
zhì mǎn yì dé志满意得志向实现,心满意足。宋 陆九渊《与刘伯协书》:“当无道时,小人在位,君子在野,小人志得意满,君子阨穷祸患,甚者在囹圄,伏刀锯、投荒裔。”
yì jí xīn máng意急心忙心中着急慌忙。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二回:“崇应彪见父亲败走,意急心忙,慌了手脚。”
zhì dé yì mǎn志得意满志向意愿都得到满足。形容踌躇满志的得意情态。宋 陆九渊《与刘伯协书》:“当无道时,小人在位,君子在野,小人志得意满,君子厄穷祸患,甚者在囹圄,伏刀锯,投荒裔。”
qíng tóu yì zuǐ情投意忺同“情投意合”。明·陈铎《锦庭乐·春怨》套曲:“忆王孙,乍交欢,情投意忺,永远效鹣鹣。”
yī xīn xiàng yì依心像意犹言称心如意。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:“或者不拘那里天有缘在,等待依心像意寻个对得我来的好女儿为妻,方了平生之愿!”又卷四:“张廪生如此算计,若是后来依心像意,真是天没眼睛了。”
dé yì yáng yáng得意洋洋洋洋:得意的样子。形容称心如意、沾沾自喜的样子。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管晏列传》:“意气扬扬,甚自得也。”
xīn lǐng yì huì心领意会见“心领神会”。邹韬奋《经历》:“他们不许用帝国主义,所以各报遇着这个名词,总是写作‘××主义’,读者看得惯了,也就心领意会。”
ēn duàn yì jué恩断意绝恩:恩惠,恩情;意:情份。恩爱和情义完全断绝,形容感情破裂明 无名氏《认金梳》第一折:“你若得见了你的亲娘,莫漏泄,休将我恩断意绝,可怜我无家无业。”
yì qì xiāng tóu意气相投意气:志趣和性格。志趣和性格彼此十分投合。元 宫大用《范张鸡黍》第三折:“咱意气相投,你知我心忧。”
zhí yì bù huí执意不回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依从别人。《宋史·王安石传》:“安石性强忮,遇事无可否,自信所见,执意不回。”
bàn xīn bàn yì半心半意半:不完全。不充分地或不完全地,不十分热心地,只是敷衍应付。毛泽东《坚持艰苦奋斗,密切联系群众》:“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。”
hóng yì miǎo zhǐ闳意眇指宏大微妙的意旨。《汉书·扬雄传下》:“今吾子乃抗辞幽说,闳意眇指,独驰骋于有亡之际,而陶治大炉,旁薄群生,历览者兹年矣,而殊不寤。”
wú běn shēng yì无本生意没有成本的买卖。艾煊《大江风雷》第一部:“强盗是官土匪,又是无本生意,连蒋委员长也是嘴上不讲心里暗暗称赞。”
yì zài bǐ xiān意在笔先指构思成熟;然后下笔。晋 王羲之《题卫夫人笔阵图后》:“意在笔前,然后作序。”
shì chū yì wài事出意外指出乎人的意料之外的事情。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43回:“那老姑子见宝玉来了,事出意外,竟象天上掉下个活龙来的一般,忙上来问好,命老道来接马。”
zhí yì bù cóng执意不从执:坚持。从:依从。坚持自己的意见,不肯依从他人。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·卖油郎独占花魁》:“你若执意不从,惹他性起,一时翻过脸来,骂一顿,打一顿,你待走上天去。”
shì qíng lǜ yì适情率意犹言放任情意。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行品》:“适情率意,旁若无人。”
shuài xìng rèn yì率性任意率:随顺。随顺其本性,听任其心意。指任着自己的本性做去而不加约束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116卷:“父母怜之,听其率性任意。”
chuàng yì zào yán创意造言犹立意遣词。唐·李翱《答朱载言书》:“六经之词也,创意造言,皆不相师。”
yǐ cí hài yì以辞害意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。先秦 孟轲《孟子 万章上》: “说《诗》者不以文害辞,不以辞害志。”
yì duàn ēn jué意断恩绝情义和恩情断绝元·关汉卿《哭存孝》第三折:“做儿的会做儿,做夜的会做爷,子父每无一个差迟,生各札的意断恩绝。”
xīn fán yì rǒng心烦意冗同“心烦意乱”。明·汤显祖《牡丹亭·闹殇》:“儿呵,暂时间月直年空,好将息你这心烦意冗。”
cí fēng yì xióng辞丰意雄辞:文词;雄:庞大威武。文词丰盛,意气雄伟宋·欧阳修《答吴充秀才书》:“非夫辞丰意雄,霈然有不可御之势。”
qǔ yì chéng yíng曲意承迎同“曲意逢迎”。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黄九郎》:“生曲意承迎,笑问所来。”
bù huái hào yì不怀好意怀:包藏。没安好心。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十七回:“武松听了这话,自家肚里寻思道:‘这妇人不怀好意了。你看我且先耍他。’”
tiě xīn tiě yì铁心铁意下了决心,非常坚定。
yù yì shēn cháng寓意深长寄托或隐含的意思很深(多指语言文字或艺术作品)。宋 沈作喆《寓简》卷一:“诗之作也,其寓意深远,后之人莫能知之其意之所在也。”
shí xīn shí yì实心实意言行发自内心,真诚。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一○九回:“五儿听了,句句都是宝玉调戏之意,知这位呆爷却是真心实意的话。”
wǔ xīn liù yì五心六意指三心二意。汉 焦赣《易林 睽之随》:“五心六意,歧道多怪,非君本志,生我恨悔。”
yán jiǎn yì gāi言简意该见“言简意赅”。清·崔述《读风偶识》卷一:“夫《论语》所载孔子论诗之言多矣,若《关雎》、《思无邪》章,诵《诗三百》以及《兴观群怨》、《周南》等章,莫不言简意该,义深词洁。”
wú sī yǒu yì无私有意自己虽无私心,别人则将认为有意。意为要避嫌疑。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48回:“他是梁山泊造反的人,我如何与他厮见!无私有意,你可回他话道,只说我卧病在床,动止不得,难以相见。”
xiān yì chéng yán先意承颜同“先意承志”。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未知养亲者,欲其观古人之先意承颜,怡声下气。”
dé yì wàng yán得意忘言(语言是表达意思的)意思得到了;就不必记住言辞了。现多指彼此默契;心照不宣。庄周《庄子 外物》:“言者所以在意,得意而忘言。”
tián bù wéi yì恬不为意处之泰然,满不在乎。宋·苏轼《上执政乞度牒赈济及因修廨宇书》:“岂有仁圣在上,群贤并用,而肯恬不为意乎。”
suì xīn kuài yì遂心快意见“遂心如意”。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7回:“无如他此时是满怀的遂心快意,满脸的吐气扬眉,话挤话,不由得冲口而出。”
shī qíng huà yì诗情画意原指诗歌绘画所蕴含的情感、意境。也用来形容美好的自然景物。宋 周密《清平乐 横玉亭秋倚》词:“诗情画意,只在阑杆外,雨露天低生爽气,一片吴山越水。”
zhì zú yì mǎn志足意满犹志得意满。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三二回:“恒公虽然是个英主,却不道剑老无芒,人老无刚,他做了多年的侯伯,志足意满。”
shū xīn fú yì输心服意犹言真心顺从。《快心编初集》第四回:“然说到要做会讨采,却无人便肯输心服意,也有回的,也有许的,也有求减的,也有应承了原不与的。”
shì chū bù yì事出不意意:猜想。事情的发生出乎意料。宋·周煇《清波杂志》第二卷:“京以攸被诏同至,乃置酒留贯,攸亦预焉。京以事出不意,一时失措。”
yáng yáng dé yì扬扬得意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。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 隋炀帝逸游召谴》:“独杨素残忍深刻,扬扬得意,以为‘太子由我得立’。”
xīn bù yóu yì心不由意谓不出于本意。《红楼梦》第七二回:“那彩霞之母满心纵不愿意,见风姐亲自和他说,何等体面,便心不由意的满口应了出去。”
xīn yōng yì lǎn心慵意懒情思倦怠,精神萎靡。明·沈采《千金记》第四十出:“出乎无奈,每日做生活,做得心慵意懒。”: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九卷“[多福]多时听得母亲三言两语,絮絮聒聒,已自心慵意懒。”
kè yì qiú gōng刻意求工刻意:用尽心思;工:精致、完好。用尽心思使文章或工艺品更精巧。清 况周颐《蕙风词话》第二卷:“此等词语浅情深,妙在字句之表,便觉刻意求工,是无端多费气力。”
zhēn qíng shí yì真情实意真实的情意。明·李东阳《求退录·诗话》:“诗有别材,非关书也,诗有别趣,非关理也……彼小夫贱隶妇人女子真情实意,喑合而偶中,固不待于教。”
yì wàng yǐ guò意望已过已经超出了原先的愿望。
xīn gū yì qiè心孤意怯谓心虚而胆气不壮。唐·韩愈《论淮西事宜状》:“士卒本将,一朝相失,心孤意怯,难以有功。”
sì yì héng xíng肆意横行肆意:任意残杀或迫害。横行:仗势作恶,蛮横凶暴。随心所欲地为非作歹。亦作“肆虐横行”。宋 欧阳修《再论置兵御贼札子》:“数千里内,杀人放火,肆意横行,入州入县,如入无人之境。”
cí bù dǎi yì词不逮意犹言词不达意。清·龙启瑞《覆唐子实书》:“嗣有四乡联团之议,曾泐数行奉达,仓卒中词不逮意。”
qiǎn cí zào yì遣词造意同“遣辞措意”。吴晗《学习集·葬花诗和<白头吟>》:“虽然文字不同,但遣词造意,却是有一脉相通之处的。”
rú yì suàn pán如意算盘比喻完全按自己的意愿或只从好的方面作出打算。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44回:“好便宜!你倒会打如意算盘!十三个半月工钱,只付三个月!你同我了事,我却不同你干休!”
ē yì gǒu hé阿意苟合阿:迎合,曲从;苟:苟且;苟合:无原则地附和。曲从别人的意愿,无原则地附和。东汉 班固《汉书 公孙刘车王杨蔡陈郑传赞》:“阿意苟合,以说其上。”
qǔ yì yíng hé曲意迎合同“曲意逢迎”。清·郑观应《盛世危言·吏治》:“又有一等巧于钻营,专工窥探上司之性情嗜好,曲意迎合。”
xīn xīn dé yì忻忻得意心情欢喜自觉快意。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30回:“那些小旦,取在十名前的,他相与的大老官来看了榜,都忻忻得意。”
mù liàng yì yíng目量意营以目测量,用心经营。形容精心勘测设计。《明史·宦官传·阮安》:“阮安有巧思,奉成祖营北京城池宫殿及百司府廨,目量意营,悉中规划,工部奉行而已。”
xìng jìn yì lán兴尽意阑兴:兴致,兴味;阑:残,尽。兴致和情趣都没有了。朱自清《“海阔天空”与“古今中外”》:“等到兴尽意阑,便各自回去睡觉。”
ān xīn lè yì安心乐意指心情安定,满意,很愿意如此。清 李渔《奈何天 逼嫁》:“嫁到我家,须要安心乐意,不许憎嫌丈夫。”
qǔ yì fèng yíng曲意奉迎见“曲意逢迎”。清·采蘅子《虫鸣漫录》:“虽曲意奉迎,动辄得咎,人咸不平。”
gū xíng yī yì孤行一意一意孤行。不听劝告,全凭自己的意愿行事。清·钱谦益《父楫中议大夫加赠光禄大夫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制》:“孤行一意,惟知砥节而首公;榰柱众言,不屑市名而避怨。”
xiǎo xīn zài yì小心在意指做事十分认真与谨慎。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0回:“晁盖道:‘好兄弟,小心在意,速去早来。’”
yì mǎn zhì dé意满志得因愿望实现而心满意足。形容踌躇满志的得意情态。同“意得志满”。清 黄宗羲《进士心友张君墓志铭》:“一第进士,便意满志得,以为读书之事毕矣。”
dé yì zhī zuò得意之作指自己认为非常满意的作品。曹靖华《哪有闲情话年月》:“作者仿佛要为我开小型展览会似的,把自己的得意之作,都陈列在我面前了。”
zuì wēng zhī yì醉翁之意之:的;意:意趣。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。宋·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:“醉翁之意不在酒,在乎山水之间也。”
èr yì sān xīn二意三心形容犹豫不决,拿不定主意或意志不坚定。元 杨梓《豫让吞炭》第四折:“你道顺德者吉,逆天者凶,我怎肯二意三心,背义忘恩,有始无终。”
gāo qíng yuǎn yì高情远意见“高情远致”。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前集·西昆体》:“义山诗世人但称颂其巧丽,至与温庭筠齐名。盖俗学只见其皮肤,其高情远意,皆不识也。”
èr xīn liǎng yì二心两意形容意志不专一、不坚定。汉 王充《论衡 閑时》:“夫天地之神,用心等也。人民无状,加罪行罚,非有二心两意,前后相反也。”
jiàn cái qǐ yì见财起意见了财物;顿生歹意。元 《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》:“又见了十五贯钱,一时见财起意,杀死丈夫,劫了钱。”
chū hū yì wài出乎意外用于意想、预料之外。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5回:“不想姑娘闹了个皮子,蔫蔫儿的受了,自己倒出乎意外,一时抓不着话岔儿。”
yì qì fēi yáng意气飞扬犹意气风发。形容精神振奋,气概豪迈。清·韩邦庆《海上花列传》第30回:“小柳儿唱得声情激越,意气飞扬。”
xīn huāng yì jí心慌意急同“心慌意乱”。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0卷:“灯又半明半灭,又看见玉姐吊在梁间,心慌意急。”
yì zài bǐ qián意在笔前亦作“意在笔先”。①谓写字构思在落笔以前。②作诗文先作思想上的酝酿,然后着笔。晋·王羲之《题卫夫人笔阵图后》:“夫欲书者,先干研墨,凝神静思,预想字形大小,偃仰平直振动,令筋脉相连,意在笔前,然后作字。”
mìng cí qiǎn yì命辞遣意亦作“命词遣意”。运用文词表达思想。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80卷:“然亦须得其命辞遣意方可。”
yì yì shēn cháng意义深长意思含畜深远,耐人寻味。同“意味深长”。巴金《旅途随笔·别》:“这些简单而意义深长的话我还能够了解。”
yán kuáng yì wàng言狂意妄妄:胡乱。说话放肆,思想狂妄。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·杜少陵》:“歜上书之明年,言狂意妄,圣天子不赐镬樵全生,弃逐岭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