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篇幅关系,只列出前 100 个以的成语
成语 | 解释 | 出处 |
---|---|---|
yǐ cháng gōng duǎn以长攻短 | 利用自己的长处去攻击别人的短处。 | |
yǐ shòu qí jiān以售其奸 | 售:销售。用来推行他的奸计。 | 毛泽东《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》:“例如张国焘,则利用许多党员的无知以售其奸。” |
yǐ luǎn tóu shí以卵投石 | 卵:蛋;拿着鸡蛋去碰石头。比喻不自量力。自取灭亡。也作“以卵击石。” | 先秦 墨翟《墨子 贵义》:“以其言非吾言者,是犹以卵投石也,尽天下之卵,其石犹是也,不可毁也。” |
yǐ kě fú mǎ以渴服马 | 使马忍渴受训,从人驱遣。比喻用苛政治民,不能使人真心顺服。 | 《韩非子·外储说右下》:“造父为齐王驸驾,以渴服马,百日而服成……王曰:‘效驾于圃驾于圃中。’造父驱车入圃,马见圃池而走,造父不能禁。造父以渴服马久矣,今马见池,馯而走,虽造父不能治……” |
shì mù yǐ sì拭目以俟 | 见“拭目以待”。 | 宋·杨万里《答普州李知府》:“伏惟财幸笔櫜之除,方且拭目以俟。” |
yī yǐ dāng bǎi一以当百 | 一人抵过百人。极言勇猛。 | 清·李渔《比目鱼》第十四回:“楚玉也自领全军杀将前去。及至两不相对,真个人强马壮,一以当百。杀得那些山贼,抱头而窜。” |
yǐ wéi hòu tú以为后图 | 为以后作打算。 | 《左传·桓公六年》:“斗伯比言于楚子曰:‘……汉东之国随为大,随张,必弃小国。’小国离,楚之利也。少师侈,请羸师以张之。熊率且比曰:‘季梁在,何益?’斗伯比曰:‘以为后图,少师得其君。’” |
yǐ wén luàn fǎ以文乱法 | 文:指儒家的经典。引用儒家的经典,非议国家法令。 | 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儒以文乱法,侠以武犯禁。” |
yǐ wéi kǒu shí以为口实 | 口实:话柄。作为谈话的资料。指作为指责、攻击或嘲笑的话柄。 |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国语·楚语下》:“使无以寡君为口实。” |
yǐ kuài yán lùn以快言论 | 以:目的连词;快:使痛快。使言论痛快。 | 清·刘开《问说》:“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。” |
bù yǐ wéi chǐ不以为耻 | 不认为是可耻。指不知羞耻。 | 《邓析子 转辞》:“今挂劓不以为耻,斯队之所以乱多治少也。” |
yán zhèn yǐ dài严阵以待 | 严:严肃整齐;严阵:整齐严正的阵势。摆好阵势等待着。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;等着敌人。 | 宋 司马光《资治通鉴 汉光武帝建武三年》:“甲辰,帝亲勒六军,严阵以待之。” |
yǐ tíng zhuàng zhōng以筳撞锺 | 见“以莛撞钟”。 | |
lǜ yǐ wéi cháng率以为常 | 成为经常的事。 | 《北齐书·司马子如传》:“及其当还,高祖及武明后俱有赉遗,率以为常。”宋·文天祥《与朱太博埴》:“骑马囊饭,朝往夕还,率以为常,而山外事一毫不接耳目矣。” |
yǐ qí rén zhī dào,huán zhì qí rén zhī shēn以其人之道,还治其人之身 | 以:拿;治:惩处。用别人的办法来惩治别人。 | 宋·朱熹《中庸集注》第十三章:“故君子之治人也,即以其人之道,还治其人之身。” |
yǐ shòu qí jì以售其伎 | 售:推销,推行;伎:伎俩。用来推行他的奸计。 | 唐·柳宗元《送娄图南秀才游淮南将入道序》:“偷一旦之容以售其伎,吾无有也。” |
yǐ rén fèi yán以人废言 | 由于人不好,对其言论也加以否定。 | 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君子不以言举人,不以人废言。” |
yǒu shēng yǐ lái有生以来 | 从出生到现在。 | 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14回:“题目是‘藤文公为世子四章’,我有生以来,从没有做过这样长的题目。” |
yǐ jǐ zhī xīn,duó rén zhī fù以己之心,度人之腹 | 用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别人的心思。同“以己之心,度人之心”。 | 明 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 艺林学山八》:“杨(杨慎)以朱(朱熹)忌而毁之,岂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乎!” |
yǐ shēng xǔ guó以身许国 | 许:预先答应给与。把身体献给国家。指尽忠报国;临难不苟。 | 《南史 羊侃传》:“久以淡为死,犹复在邪?吾以身许国,誓死行阵,终不以尔而生进退。” |
yǐ dé bào dé以德报德 | 德:恩惠。用恩惠报答恩惠。 | 《论语·宪问》:“或曰:‘以德报怨何如?’子曰:‘何以报德?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。’” |
yǐ huǐ wéi fá以毁为罚 | 根据人们的非毁给以惩罚。参见“以誉为赏”。 | 《管子·明法》:“是故官之失其治也,是主以誉为赏,以毁为罚也,然则喜赏恶罚之人离公道而行私术矣。”尹知章注:“以毁誉为赏罚,则官自然失理。” |
yǐ gǔ fēi jīn以古非今 | 非:非难,否定。用历史故事抨击当前的政治。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秦始皇本纪》:“有敢偶语《诗》《书》者,弃市;以古非今者,族。” |
yǐn yǐ wéi hàn引以为憾 | 以此事为遗憾。 | |
bù yǐ guī jǔ,bù chéng fāng yuán不以规矩,不成方圆 | 规:圆规;矩:曲尺。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。 | 战国 邹 孟轲《孟子 离娄上》:“离娄之明,公输子之巧,不以规矩,不成方圆。” |
yǐ yán wéi huì以言为讳 | 谓人们把说话当作忌讳。形容统治阶级对言论箝制之严。 | 《汉书·梅福传》:“间者愚民上疏,多触不急之法,或下廷尉,而死者众。自阳朔以来,天下以言为讳,朝廷尤甚。”颜师古注:“妨人之口,法禁严切。” |
yǐ jué hòu huàn以绝后患 | 消除祸根,来杜绝以后可能产生的祸患。 | 元 无名氏《谢金吾》第三折:“如今朦胧奏过圣人,将他两个押赴市曹杀坏了,以绝后患。” |
jié yǐ wéi zhí讦以为直 | 讦:攻击别人短处;直:直率。揭发别人的隐私自认为坦率。形容人品奸诈虚伪。 |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阳货》:“恶徼以为知者,恶不孙以为勇者,恶讦以为直者。” |
yǐ ròu dàn hǔ以肉啖虎 | 见“以肉餧虎”。 | 明·李贽《史纲评要·周纪·赧王》:“以揽权要秦王,正如以肉啖虎耳。” |
yǐ táo dài lǐ以桃代李 | 比喻以自身去顶替别人。 | 《再生缘》第三二回:“咳,且慢些笑他的失节,或者刘燕玉也是以桃代李的机关,亦未可定。” |
yǐ lì fú rén以力服人 | 服:制服。用强力使人服从。 |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上》:“以力服人者,非心服也,力不赡也;以德服人者,中心悦而诚服也,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。” |
yǐ xíng zhì xíng以刑致刑 | 谓对重罪施以轻刑,则罪犯无所畏惧,其结果将导致不断用刑。 | 《商君书·靳令》:“罪重刑轻,刑至事生,此谓以刑致刑,其国必削。”又《去强》:“以刑致刑,国治。”《韩非子·饬令》:“罪重而刑轻,刑轻而则事生,此谓以刑致刑,其国必削。” |
yǐ fǎ wéi jiào以法为教 | 以:用;教:教育。引用法律条文充当教育的内容。 | 《韩非子 五蠹》:“故明主之国,无书简之文,以法为教。” |
xìn yǐ wéi shí信以为实 | 信:相信。指把虚无的当作真实存在的。 |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15卷:“况且窝盗为事,声名扬开去不好听,别人不管好歹,信以为实,就怕来缠帐。” |
yǐ gōng fù guò以功覆过 | 用功劳来弥补过错。 |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朱据传》:“据以为天下未定,宜以功覆过,弃瑕取用,举清厉浊,足以沮功。” |
yǐ yī zhī wàn以一知万 | 从了解一点到推知其他许多事物。 | 《荀子·非相》:“以近知远,以一知万,以微知明,此之谓也。” |
yǐ guān bǔ lǚ以冠补履 | 冠:帽子;履:鞋子。用帽子补鞋。比喻以贵重物品配贱物。 | 《汉书·贾谊论》:“履虽鲜不如于枕,冠虽敝不以苴履。” |
yíng rèn yǐ jiě迎刃以解 | 同“迎刃而解”。 | 《中国近代文论选·论科学之发达可以辟旧小说之荒谬思想》:“准此推之,以真理诘幻状,以实验捣虚情,虽举国若狂,万人同梦,而迎刃以解,涣然冰消。” |
miù yǐ qiān lǐ谬以千里 | 指错误荒谬到了极点。 | 鲁迅《华盖集 十四年的“读经”》:“反对者们以为他真相信读经可以救国,真是‘谬以千里’了!” |
yǐ shí tóu shuǐ以石投水 | 象石头投入水里就沉没。比喻互相合得来。 | 三国 魏 李康《运命论》:“及其遭汉祖,其言也,如以石投水,莫之逆也。” |
yǐ suǒ xù zǔ以索续组 | 用粗绳去连接丝带。比喻后继者的才学远逊前人。 | 唐·刘知幾《史通·杂说上》:“贤君见抑,而贼臣是党,求诸旧例,理独有违。但此是绝笔获麟之后,弟子追书其事。岂由以索续组,不类将圣之能者乎?何其乖剌之甚也!” |
yī zé yǐ xǐ,yī zé yǐ jù一则以喜,一则以惧 | 一方面高兴,一方面又害怕。 | 《论语·里仁》:“子曰:‘父母之年,不可不知也,一则以喜,一则以惧。’” |
bù suí yǐ zhǐ不随以止 | 不跟随别人而半途停止。 | |
yán chén yǐ dài严陈以待 | 见“严阵以待”。 | |
bō chuáng yǐ fū剥床以肤 | 剥:六十四卦之一,指伤害;床:卧具。损害到肌肤。形容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苦。 | 《周易·剥》:“剥床以肤,凶。” |
zhěn gē yǐ dài枕戈以待 | 同“枕戈待旦”。 | 明·张煌言《上行在陈南北机宜疏》:“臣虽驽钝,亦当枕戈以待。” |
bì yǐ qíng必以情 | 一定尽可能按实情去判决。 | |
mín yǐ shí wéi běn民以食为本 | 民众以粮食为根本。 | 明·无名氏《拔宅飞升》第一折:“常言道大富由天,小富由勤,民以食为本。” |
shuài mǎ yǐ jì率马以骥 | 用好马带领马群。比喻能者居先。 | 汉 扬雄《法言 修身》:“或曰:‘治己以仲尼,仲尼奚寡也?’曰:‘率马以骥,不亦可乎?’” |
shì mù yǐ dài拭目以待 | 擦亮眼睛等着瞧。形容期望很迫切。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。 |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:“朝廷旧臣,山林隐士,无不拭目以待。” |
yǐ wǎng jiàn lái以往鉴来 | 用过去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办事的借鉴。 | 《三国志·魏书·杨阜传》:“愿陛下动则三思,虑而后行,重慎出入,以往鉴来。” |
yǐ zhuī cān hú以锥餐壶 | 用锥子到壶里取东西吃。比喻达不到目的。 | 《荀子 劝学》:“不道礼宪,以《诗》、《书》为之,譬之犹以指测河也,以戈舂黍也,以锥餐壶也,不可以得之矣。” |
yǐ cǐ lèi tuī以此类推 | 根据这一事物的道理,去推出与此类似的其它事物的道理。 | 宋·周煇《清波杂志》卷六:“宣和间,宗室围炉次,索炭,既至,诃斥左右云:‘炭色红,今黑,非是。’盖尝供熟火也。以此类推之,岂识世事艰难!” |
yǐn yǐ wéi róng引以为荣 | 以此事为光荣。 | 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七四:“他们一向规规矩矩,也把儿女们调教的规规矩矩,这是他们引以为荣的事。” |
jì zhī yǐ sǐ继之以死 | 不惜一死来把某事继续下去。形容决心很大。 |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:“臣敢竭股肱之力,效忠贞之节,继之以死。” |
gōng yù yǐ shí攻玉以石 | 攻:加工,制造;以:借用。加工璞玉需借用他山之石。比喻以他人之长,治自己之短。 | 《诗经·小雅·鹤鸣》:“它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” |
yǐ tíng kòu zhōng以莛扣钟 | 见“以莛撞钟”。 | 南朝·梁·锺嵘《诗品》卷下:“白马与陈思答赠,伟长与公幹往复,虽日以莛扣钟,亦能闲雅矣。” |
bù kě yǐ dào lǐ jì不可以道里计 | 计:计算。不能用里程来计算。形容程度相差很大。 | 章炳麟《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》:“最有学问的人,就是周秦诸子,比那日本的物茂卿、太宰纯辈,就相去不可以道里计了。” |
yǐ yì dài láo以佚待劳 | 见“以逸待劳”。 | 《孙子·军争》:“以近待远,以佚待劳,以饱待饥,此治力者也。” |
jiàng gé yǐ qiú降格以求 | 降:降低;格:规格;标准。降低标准来寻求或要求。指不坚持原来的要求和标准。 | 鲁迅《坟 灯下漫笔》:“那么到亲戚朋友那里借现钱去罢,怎么会有?于是降格以求,不讲爱国了,要外国银行的钞票。” |
yǐ lǐ cè hǎi以蠡测海 | 以:用;蠡:贝壳;利用贝壳当瓢;测:量。用贝壳来量海水。比喻观察或了解得很狭窄、片面;也比喻知识浅薄。 | 汉 东方朔《答客难》:“以管窥天,以蠡测海。” |
yǐ xīn wèn xīn以心问心 | 在心中自问自盘算。 |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七:“[知观]以心问心,忽然道:‘有计了。’” |
yǐ tāng wò fèi以汤沃沸 | 见“以汤止沸”。 | 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若以汤沃沸,乱乃逾甚。是故鞭噬狗,策蹄马,而欲教之,虽伊尹、造父弗能化。” |
yǐ huá zhì huá以华制华 | 华:中国人;制:控制。用中国人控制中国人。 | 毛泽东《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》:“它将更厉害地进行其‘以华制华’的政治进攻和‘以战养战’的经济侵略。” |
dé yǐ bào yuàn德以抱怨 | 德:恩德;怨:仇怨,怨恨。以恩德回报仇怨。 |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刘繇传》:“知敦以厉薄,德以抱怨,收骨育孤,哀亡愍存,捐既忘之猜,保六尺之托,诚深恩重分,美名厚实也。” |
zhì bīng yǐ xìn治兵以信 | 治兵:管理军队,训练军队。指要用信义来统驭军队 | 《握奇经·八阵总述》:“治兵以信,求胜以奇;信不可易,战无常规。” |
dàn yǐ zhòng lì啖以重利 | 啖:吃,引诱;重:大、厚;利:利益、好处。用优厚的利益和好处引诱或收买人。 | 《史记·高祖纪》:“沛公以为诈,乃用张良计,使郦生、陆贾往说秦将,啖以利。” |
hào zhěng yǐ xiá好整以暇 | 整:严整;暇:不急迫。形容既严整,又从容。也指事情虽多,仍旧从容不迫。 | 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十六年》:“日臣之使于楚也,子重问晋国之勇。臣对曰:‘好以众整。’曰:‘又何如?’臣对曰:‘好以暇。’” |
nǐ rén bì yǐ qí lún拟人必以其伦 | 拟:比拟;伦:同类。指比拟某人或某事,一定要用同类或同等的人和事物。 | 唐·刘知畿《史通·叙事》:“洎乎中代,其体稍殊,或拟人必以其伦,或述事多比于古。” |
yǐ bái wéi hēi以白为黑 | 谓颠倒是非。 | 《吕氏春秋·应同》:“故君虽尊,以白为黑,臣不能听。” |
yǐ cí hài yì以辞害意 | 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。 | 先秦 孟轲《孟子 万章上》: “说《诗》者不以文害辞,不以辞害志。” |
xí yǐ chéng sú袭以成俗 | 袭:因袭。因袭旧的东西已成习俗。 | 清·朱彝尊《曝书亭记·朱右传》:“世代沿革,袭以成俗,无复古意。” |
yǐ gōng bǔ guò以功补过 | 用功劳来弥补过错。 | 《云笈七签》卷九十三:“追悔既往,洗心自新。虽失之于壮齿,冀收之于晚节。以功补过,过落而功全;以正易邪,邪忘而正在。” |
yǐ xiǎo rén zhī xīn,duó jūn zǐ zhī fù以小人之心,度君子之腹 | 用卑劣的心意去猜测品行高尚的人。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二十八年》:“愿以小人之腹,为君子之心。” |
yǐ zhū chéng yì以铢程镒 | 用铢同镒作比较,表示很不相称。 | 明·姚士粦《见只编》卷上:“陈水南臬宪尝以南唐李昪宜继唐后,遂改马令《南唐书》为《唐馀纪传》,此犹萧常以《三国·蜀志》为《续后汉书》也。然昭烈世系甚明,犹觉以铢程镒……昪本安吉砦将潘某之子,昪姓实潘也……” |
yǐ fáng bú cè以防不测 | 防:防备;测:推测、预测、料想。用来防备不曾预料到的事。 | 张中明《人生劫》:“我们必须全力以赴,做好抢险的一切准备,以防不测,绝不能有一丝一毫的侥幸心理。” |
yǐ shuǐ xǐ xuè以水洗血 | 谓消除冤仇,以求和好。 | 《旧唐书·源休传》:“吾今以水洗血,不亦善乎!” |
liáo yǐ jiě cháo聊以解嘲 | 姑且用来解释被人嘲笑的事情。 | 宋 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五柳先生上》:“子美困顿于山川,盖为不知者诟病,以为拙于生事,又往往讥议宗文、宗武失学,故聊解嘲耳。” |
yǐ bīng zhì yíng以冰致蝇 | 致:招引。用冰块引苍蝇。比喻事情必难实现。 | 《吕氏春秋·功名》:“以狸致鼠,以冰致蝇,虽工不能。” |
yǐ zhòng bào guǎ以众暴寡 | 以人多势众的一帮去欺凌、迫害人少势弱的一方。 | 《商君书·画策》:“神农既没,以强胜弱,以众暴寡。” |
yǐ jǐ lǜ rén以己律人 | 用自己的主张去约束别人。 | 鲁迅《论“费厄泼赖”应该缓行》:“但可惜大家总不肯这样办,偏要以己律人,所以天下就多事。” |
yī yǐ dāng shí一以当十 | 当:相当。一个人抵挡十个人。形容军队英勇善战。 | 《战国策 齐策一》:“一而当十,十而当百,百而当千。《史记 项羽本纪》:“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,楚兵呼声动天,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。” |
yǐ yǐn tóu yú以蚓投鱼 | 用蚯蚓做鱼饵钓鱼。比喻用较小的代价换得较大的收获。 | 《隋书 薛道衡传》:“魏收曰:‘傅縡所谓以蚓投鱼耳。’” |
yǐ shēn bào guó以身报国 | 把身体献给国家。指宁愿为国家的安危奉献自己的生命。 | 《魏书 辛雄传》:“卿等备位纳言,当以身报国。” |
yǐ dé fú rén以德服人 | 以良好的德行使百姓归顺、服从统治者。 | 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以德服人者,中心悦而诚服也。” |
yǐ bào yì bào以暴易暴 | 以:用;易:改变,更换;暴:残暴。用残暴势力代替残暴势力。指统治者换了,暴虐的统治没有改变。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伯夷列传》:“以暴易暴兮,不知其非矣!” |
yǐ zī qiē cuō以资切磋 | 资:帮助;切磋:古代把兽骨、象牙磨制成器物。借以帮助共同研究。 | 《诗经·淇奥》:“有匪君子,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。” |
yǐ máo xiāng mǎ以毛相马 | 根据毛色判断马的优劣。比喻从表面上看问题,其所得认识往往与实际不符。 | 汉·桓宽《盐铁论·利议》:“故以言举人,若以毛相马,此其所以多不称举。” |
yǐ è bào è以恶报恶 | 用恶行去回报别人的恶行。 | 《榖梁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伐国不言围邑。此言围邑,何也?不正其以恶报恶也。”范宁注:“前十八年。宋伐齐之丧,是恶也;今齐乘胜而报,是以恶报恶也。” |
rì yǐ jì yè日以继夜 | 晚上连着白天。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。 | 《国语 吴语》:“孤日夜相继,匍匐就君。” |
yǐ zǐ luàn zhū以紫乱朱 | 比喻将奸佞小人当作廉洁公正的君子。 | 先秦 孔子《论语 阳货》:“子曰:‘恶紫之夺朱也,恶郑声之乱雅乐也,恶利口之覆邦家者。’” |
yǐ gǔ fāng jīn以古方今 | 方:比拟。类比。拿古代的事情与当今的事情相比。 | 《北史·长孙嵩传》:“昔叔孙辞沃壤之地,萧何就穷僻之乡,以古方今,无惭曩哲。” |
yǐ qiú yī chěng以求一逞 | 逞:如愿;称心如意。企图一下达到罪恶的目的。 | |
yǐ zhuī hào zǐ以锥飡壸 | 用锥子到壶里取东西吃。比喻达不到目的。 | |
yǐ rěn wéi hūn以忍为阍 | 用忍耐作门。表示不轻易动怒而出言伤人,以免招来祸患。 | 唐·刘禹锡《口兵戒》:“戒哉我口之启,尔心之门。无为我兵,当为我藩。以慎为键,以忍为阍。可以多食,勿以多言。” |
yǐ rén wéi jìng以人为镜 | 把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借鉴。 | 先秦 墨翟《墨子 非攻中》:“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。镜于水,见面之容;镜于人,则知吉与凶。” |
yǐ lì xiàng qīng以利相倾 | 依靠钱财争权夺利,互相排挤。 | |
yǐ yī fèng bǎi以一奉百 | 奉:供养。用一个人生产的物品供养一百个人。指生产的人少,消费的人多。 | 汉 王符《潜夫论 浮侈》:“一夫耕,百人食之;一妇桑,百人衣之;以一奉百,孰能供之?” |
yǐ zhàn qù zhàn,yǐ shā qù shā以战去战,以杀去杀 | 用战争制止战争,用杀戮制止杀戮。 | 战国·卫·商鞅《商君书·画策》:“以战去战,虽战可也;以杀去杀,虽杀可也。” |
yǐ yù dǐ wū以玉抵乌 | 见“以玉抵鹊”。 | 北齐·刘昼《新论·辩施》:“昆山之下,以玉抵乌;彭蠡之滨,以鱼食犬,而人不爱者,非性轻财,所丰故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