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篇幅关系,只列出前 100 个重的成语
成语 | 解释 | 出处 |
---|---|---|
huǎn jí qīng zhòng缓急轻重 | 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,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。 | 清·顾炎武《日知录》第七卷:“此又权于缓急轻重之间而为不得已之计也。” |
zhòng yú tài shān,qīng yú hóng máo重于泰山,轻于鸿毛 | 泰山:山名,在山东省,主峰海拔1524米;鸿毛:大雁的毛。形容意义重大或比大雁的毛还轻,指双重价值 | 高晓声《刘宇写书》:“是的,刘宇要死了。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。刘宇如果死了,究竟算泰山还是算鸿毛,只有天晓得。” |
kǒu ěr bìng zhòng口耳并重 | 对说和听的训练同等重视。 | 鲁迅《彷徨·肥皂》:“好容易给他进了中西折中的学堂,英文又专是‘口耳并重’的。” |
lì xiǎo rèn zhòng力小任重 | 能力小,负担重。犹言力不胜任。 | 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德薄而位尊,知小而谋大,力小而任重,鲜不及矣。” |
jǔ zú qīng zhòng举足轻重 | 一挪动脚;就会影响两边的分量。原指一个实力强的人处于两方之间;只要稍微偏向一方;就会打破均势。比喻地位极其重要;足以左右全局。 |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窦融传》:“方蜀汉相攻,权在将军,举足左右,便有轻重。” |
pò jìng chóng yuán破镜重圆 | 比喻夫妻失散后重新团聚或决裂后重新和好。 | 宋 李致远《碧牡丹》:“破镜重圆,分钗合钿,重寻绣户珠箔。” |
yǔ cháng xīn zhòng语长心重 | 见“语重心长”。 | 蔡元培《致“公言报”函并符答林琴南君函》:“公书语长心重,深以外间谣诼纷纭集为北京大学惜,甚感。” |
lǐ qīng qíng yì zhòng礼轻情意重 | 礼物虽然很轻,但情意却很深厚。 | 元 李致远《还牢末》:“兄弟,拜义如亲,礼轻义重,笑纳为幸。 |
qiān lǐ sòng é máo,lǐ qīng qíng yì zhòng千里送鹅毛,礼轻情意重 |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,却情谊深重。 | 吴强《红日》第15章:“千里送鹅毛,礼轻情意重!大家不要客气,吃一点!” |
dàn yǐ zhòng lì啖以重利 | 啖:吃,引诱;重:大、厚;利:利益、好处。用优厚的利益和好处引诱或收买人。 | 《史记·高祖纪》:“沛公以为诈,乃用张良计,使郦生、陆贾往说秦将,啖以利。” |
jī zhòng nán fǎn积重难反 | 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,很难改变。同“积重难返”。 | 明 张居正《陈六事疏》:“近来风俗人情,积习生弊,有颓靡不振之渐,有积重难反之几。若不稍加改易,恐无以新天下之耳目,一天下之心志。” |
jí zhòng bù fǎn极重不反 | 同“极重难返”。 | 清·陈确《答张考夫书》:“今《大学》之为圣经,已成极重不反之势。” |
shèn zhòng qí shì慎重其事 | 谓对某一事的态度严肃认真。 | 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81回:“某观察却慎重其事的说道:‘这是兄弟始创的一个大公司。’” |
xiǔ gǔ zhòng ròu朽骨重肉 | 比喻已经腐朽的东西得到了新生。 | 宋·苏辙《谢复官表》:“时雨既至,靡物不蒙,遂使死灰再然,朽骨重肉。” |
zhì guān zhòng yào至关重要 | 指具有特别重大影响或后果。 | 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四卷第43章:“这次命运的大决战不仅对她是至关重要的,对所有的同学都一样。” |
chóng wēn jiù mèng重温旧梦 | 重:再一次;温:复习。重新经历旧日的梦境。比喻再次经历或回忆以前美好的事情或情境。也作“旧梦重温”。 | 明 汤显祖《牡丹亭 寻梦》:“天呵,昨日所梦,池亭俨然,只图旧梦重来,其奈新愁一段。” |
shí dài zhòng hái拾带重还 | 相传唐宰相裴度少时游香山寺,拾得某妇人所遗下的三条宝带,这是她借来为父亲脱罪的,裴度守候着还了她。见宋丁用晦《芝田录 裴度》。后以喻拾到财物,物归原主,不占为己有。 | 相传唐宰相裴度少时游香山寺,拾得某妇人所遗下的三条宝带,这是她借来为父亲脱罪的,裴度守候着还了她。见宋·丁用晦《芝田录·裴度》。 |
jī zhòng bù fǎn积重不反 | 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,很难改变。同“积重难返”。 | 清 戴名世《〈三山存业〉序》:“当明之初,以科目网罗天下之士,已而诸科皆罢,独以时文相尚,而进士一途遂成积重不反之势。” |
méi qīng méi zhòng没轻没重 | 指言语或动作鲁莽。 | 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69回:“那小孩子没轻没重的便说不好了,石师爷的老太太上了吊了。” |
bì zhòng jiù qīng避重就轻 | 避重:指避开要紧的事;就轻:指抓小事情。避开重要的而拣次要的来承担。也指回避要害问题;只谈无关重要的方面。 | 宋 刘挚《忠肃集 侍御史黄君墓志铭》:“民始不以多男为患,父子始不以避重就轻相去。” |
chóng zuò féng fù重作冯妇 | 表示人又重操旧业。 | 鲁迅《而已集·反漫谈》:“曾经有一位总长,听说他的出来就职,是因为某公司要来立案,表决时可以多一个赞成者,所以重作冯妇的。” |
fù zhòng tūn wū负重吞污 | 见“负重含污”。 | 严复·夏曾佑《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》:“仁人志士,椎心泣血,负重吞污,图其所志。” |
qīng zhòng huǎn jí轻重缓急 | 缓:慢;不急。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;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。 | 先秦 管仲《管子 国蓄》:“岁有凶穰,故谷有贵贱;令有缓急,故物有轻重。” |
jī zhòng bù fǎn积重不返 | 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,很难改变。同“积重难返”。 | 清 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三》:“故余谓偏伐阳者,韩非刑名之学;偏补阳者,商鞅富强之术。初用皆有功,积重不返,其损伤根本则一也。” |
xiāo fù chóng jiǎn枵腹重趼 | 枵:空虚;枵腹:饿肚子;重趼:层层老茧。形容忍饥挨饿,长途跋涉的情况。 | 《清史稿·方观承传》:“岁与兄永徒步至塞外营养,往来南北,枵腹重趼。” |
zī shēng wàng zhòng资深望重 | 资格老,声望高。 | 宋·苏轼《答试馆职人启》:“非独使之业广而材成,抑将待其资深而望重。” |
zhòng lù qīng xián重赂轻贤 | 赂:财物。重视财物而轻视贤能。 | 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54回:“我想那秦太师,亦是十载寒窗,由青灯而居相位,怎么重赂轻贤!” |
fú tú qī jí,zhòng zài hé jiān浮图七级,重在合尖 | 浮图:佛塔;合尖:造好塔尖。比喻办成事情的关键在最后。 | 《新五代史·李菘传》:“为浮屠者,必合其尖。” |
zhèng zhòng qí cí郑重其辞 | 谓说话态度严肃认真。 |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十六回:“他才恭肃其貌,郑重其辞说道:‘年兄!你今日束修来见我,其实惭愧。’” |
chóng guāng lěi qià重光累洽 | 同“重熙累洽”。 | 唐·崔融《嵩山启母庙碑》:“重光累洽,下武嗣文,负扆而化,垂衣以君。” |
qīng sǐ zhòng yì轻死重义 | 见“轻死重气”。 | 《旧唐书·崔融传》:“若乃富商大贾,豪宗恶少,轻死重义,结党连群。” |
wēi zhòng lìng xíng威重令行 | 权势大,有令必行。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4回:“凤姐自己威重令行,心中十分得意。” |
jǐn zhòng yán yì谨重严毅 | 谨:慎重小心;严:威严;毅:坚强。处事事情谨慎持重,严峻果断。 | 《晋书·苻坚载记》:“猛瑰姿俊伟,博学好兵书。谨重严毅,气度雄远,细事不干其虑。” |
chóng chuáng dié wū重床叠屋 | 比喻重复繁多。 | 周恩来《“七七”四年》:“战时的政治机关,贵简单而不贵复杂,机关应集中而不应重床叠屋。” |
qīng sǐ zhòng qì轻死重气 | 谓以义气为重而不怕死。 | 汉·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都邑游侠,张起之伦,齐志无忌,拟迹田文,轻死重气,结党连群。” |
chóng luán dié yǎn重峦叠巘 | 形容山岭重重叠叠,连绵不断。同“重峦叠嶂”。 | 北魏 郦道元《水经注 漯水》:“其山(雁门山)重峦叠巘,霞举云高,连山隐隐,东出辽塞。” |
zuì niè shēn zhòng罪孽深重 | 孽:恶事;罪过。罪恶极重。也作“罪恶深重”。 | 明 朱国祯《涌幢小品 流贼》:“上以其罪恶深重,非他盗比,磔于西市。” |
wèn dǐng qīng zhòng问鼎轻重 | 问鼎的大小轻重。指妄图夺取天下。 | 《左传 宣公三年》:“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?” |
dào gāo wàng zhòng道高望重 | 犹言德高望重。 | 郑观应《与青城山人书》:“道高望重之人……一心一德,力行公天下之制,主张大同,联合世界异同之民族,组织全球统一之政府。其所持之政纲,必以道德为本。” |
xīn shì zhòng zhòng心事重重 | 心里挂着很多沉重的顾虑。 | 罗广斌、杨益言《红岩》第二七章:“毛人凤正心事重重地在地毯上来回走着。” |
jiǔ bié chóng féng久别重逢 | 指朋友或亲人在长久分别之后再次见面。 |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三回:“公坊却好多年不见了,说了几句久别重逢的话,招呼大家坐下,书僮送上茶来。” |
zhòng sān dié sì重三迭四 | 见“重三迭四”。 | |
zhòng shān fù lǐng重山复岭 | 谓山峦重迭层接。 | 明·何景明《进舟赋》序:“予使于滇,行将万里,所越皆重山复岭,以舆以马,颠顿驰跋,而不任其劳。” |
zhòng zú píng qì重足屏气 | 谓畏惧之甚。 | 《宋书·柳元景传》:“师祖严暴无常,元景虽荷宠遇,恒虑及祸。太宰江夏王义恭及诸大臣,莫不重足屏气,未尝敢私往来。” |
zé jǐ zhòng,dài rén qīng责己重,待人轻 | 要求自己严格,对待别人要宽厚。 | 唐·韩愈《原毁》:“古之君子,其责己也重以周,其待人也轻以约。重以周,故不怠;轻以约,故人乐为善。” |
wěi zhòng tóu jiān委重投艰 | 委:委托、托付。指委以重任,授予艰难使命。 | 宋·周密《齐东野语·表答用先世语》:“则今兹爰立之命,乃所以委重投艰而已,又辞乎?” |
duàn chāi chóng hé断钗重合 | 钗:女性首饰。被折断的钗又重新合在一起。比喻夫妻感情破裂后又重归于好,也指重新团聚。 | 元·施惠《幽闺记·洛珠双合》:“几年间破镜重圆,今日里断钗重合。” |
yǔ zhòng xīn chén语重心沉 | 言辞恳切,心情沉重。 | 康濯《东方红》第五章二:“孟老汉可又自自然然地一忽晃火气全消,甚至还进一步责备自己似的,哑默了半天,才又脑袋一抬,愣着两只深窝大眼,语重心沉地说。” |
zuì nì shēn zhòng罪逆深重 | 指做了很大的坏事,犯了很大的罪。同“罪孽深重”。 | 宋 欧阳修《与十四弟书》:“某罪逆深重,不自死灭。” |
yuǎn shè chóng yáng远涉重洋 | 重洋:辽阔无边的海洋。远远地渡过海洋。 | 余秋雨《霜冷长河·琉璃》:“她远涉重洋,多方拜师,尽倾资财,遍尝磨难。” |
chóng jiàn tiān rì重见天日 | 重:重新。重新看见天和太阳。比喻摆脱了黑暗困苦的环境;又见到了光明。也作“复见天日”、“重睹天日”、“再见天日”。 | 明 冯梦龙《古今小说 杨八老越国奇逢》:“幸天兵得胜,倭贼败亡,我等指望重见天日。” |
quán zhòng zhì bēi权重秩卑 | 权力大官品低。 | 清·俞樾《茶香室续钞·额外大学士》:“而后有殿阁大学士之设,官止五品,权重秩卑,殊不相称。” |
míng zhòng dāng shí名重当时 | 重:敬重,器重。名望很高,在当时很有名。 |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卓茂传》:“茂与孔休,蔡勋、刘宣、龚胜、鲍宣六人同志,不仕王莽,并名重当时。” |
zhòng chuáng dié wū重床迭屋 | 见“重床迭架”。 | |
zhòng chuáng dié jià重床迭架 | 比喻重复繁多。 | |
ēn zhòng rú shān恩重如山 | 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;形容恩义极为深重。 | 宋 陆游《删定官供职谢启》:“及瓜以往,曾无累月之淹。恩重如山,感深至骨。” |
zhèng zhòng qí shì郑重其事 | 对事物的态度认真严肃(郑重:严肃认真)。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:“所以郑重其事,必得三日后方进门。” |
yī zhòng yī yǎn一重一掩 | 谓山峦重迭稠密。 | 唐·杜甫《岳麓山道林二寺行》诗:“一重一掩吾肺腑,山鸟山花吾友于。” |
zhòng yuán dié suǒ重垣迭锁 | 重复的垣墙,重迭的锁钥。指深宫内苑,防护严密。 | |
qī pín zhòng fù欺贫重富 | 欺:欺负。欺负贫穷的人,尊重富有的人。 | 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27卷:“又有一诗,说欺贫重富,世情皆然,不止一买臣之妻也。” |
zhòng jì píng qì重迹屏气 | 见“重足屏气”。 | 《北齐书·酷吏传·卢裴》:“又伺察官人罪失,动即奏闻,朝士见之,莫不重迹屏气,皆目之为卢校事。”《北史·恩幸传·穆提婆》:“令萱则自太后以下,皆受其指麾;提婆则唐邕之徒,皆重迹屏气。” |
jǔ zhòng ruò qīng举重若轻 | 举起重物就像举起轻东西那么容易。比喻能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。 | 清 赵翼《瓯北诗话》:“坡诗不尚雄杰一派,其绝人处,在乎议论英爽,笔锋精锐,举重若轻,读之似不甚用力,而力已透十分。” |
jiù dì chóng yóu旧地重游 | 重新来到曾经居住或游览过的地方。 | 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一章:“广州,在1926年北伐的那一年,我是住过三个多月的,整整隔了十二年又到旧地重游了。” |
chén zhòng guǎ yán沉重寡言 | 朴实稳重,不爱多说话。同“沉重少言”。 | 明 朱国祯《涌幢小品 陈同甫谈兵》:“同甫夜思,幼安沉重寡言,因酒误发,若醒而悟,必杀我灭口。” |
ēn wēi bìng zhòng恩威并重 | 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。 | 《三国志·吴书·周鲂传》:“鲂在郡十三年卒,赏善罚恶,恩威并行。” |
chóng mén jī tuò重门击柝 | 柝:打更用的梆子。设置重重门户,并派更夫巡夜。指严加戒备,以防不测。 | 《周易 系辞下》:“重门击柝,以待暴客。” |
zhòng xī lèi yè重熙累叶 | 同“重熙累洽”。 | 《旧唐书·音乐志四》:“三光再朗,庶绩其凝。重熙累叶,景命是膺。” |
bù zhī qīng zhòng不知轻重 | 轻重:分量大小。不明事理,行事冒昧。 | 战国 秦 吕不韦《吕氏春秋 本生》:“今世之人,惑者多以性养物,则不知轻重也。不知轻重,则重者为轻,轻者为重矣。” |
chóng mén dié hù重门叠户 | 重:重复;门、户:房屋的出入口。比喻地方多关口,易于防守。 | 清·龚自珍《与吴虹生书》:“山西三关得为九边之一,犹宣化之有居庸,所谓重门叠户者也。” |
zhòng lì pán bō重利盘剥 | 盘剥:指放债辗转剥削。用高利贷的方式进行残酷剥削。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06回:“你父亲所为,固难谏劝,那重利盘剥,究竟是谁干的?” |
zhòng guī dié zǔ重珪迭组 | 谓世代连续做官。 | |
zhòng zhǐ lèi zhá重纸累札 | 谓很多的纸张。 | 《隋书·礼仪志四》:“苟别君臣同异之礼,恐重纸累札,书不尽也。” |
liè dǐng chóng yīn列鼎重裀 | 列:排列,罗列;鼎:古代炊具;裀:垫子,褥子。列鼎而食,重裀而卧。吃得好,睡得舒适。形容达官贵人的奢侈生活。 | 元·纪君祥《赵氏孤儿》第二折:“他他他只将那会谄谀的着列鼎重裀、害忠良的便加官请俸。” |
jī qīng jī zhòng畸轻畸重 | 有时偏轻,有时偏重。形容事物发展不均衡,或对待事物的态度不公正。 | 清 黄六鸿《福惠全书 编审 编审余论》:“丁与粮,无畸轻畸重之弊。” |
dié jǔ chóng guī叠矩重规 | 规与规相重,矩矩与相迭,度数相同,完全符合。原比喻动静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,后形容模仿、重复。 | 《三国志 蜀书 郤正传》:“君臣协美于朝,黎庶欣戴于野,动若重规,静若迭矩。” |
chóng shī gù jì重施故伎 | 重新施用过去的伎俩。 | |
dé gāo wàng zhòng德高望重 | 道德好;声望大。多形容老年人为人好;有名望。 | 宋 司马光《辞人对小殿札子》:“臣窃惟富弼三世辅臣,德高望重。” |
kǔ nàn shēn zhòng苦难深重 | 遭受的痛苦和灾难既深又重。 | 罗广斌、杨益言《红岩》第四章:“苦难深重的农民,怎能再忍受反动派的蹂躏。” |
chóng luán dié zhàng重峦叠嶂 | 峦:连绵的山。山峰一个连着一个,连绵不断。 | 唐·徐光溥《题黄居寀秋山图》:“秋来奉诏写秋山,写在轻绡数幅间;高低向背无遗势,重峦叠嶂何孱颜。” |
jiù yǔ chóng féng旧雨重逢 | 老朋友又相遇了。 | 清 尹会一《与王罕皆太史》:“比想旧雨重逢,促膝谈心,亦大兄闲居之一快也。” |
niān qīng pà zhòng拈轻怕重 | 拈:用手指拿东西。指接受工作时拣轻的担子挑;怕挑重担。 | 毛泽东《纪念白求恩》:“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,拈轻怕重,把重担子推给人家,自己挑轻的。” |
zāi nán shēn zhòng灾难深重 | 灾难很多,而且严重。 | 曹禺《永远向前》:“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时期,毛主席这篇《讲话》坚决有力地指挥着我们。” |
chóng lóu fēi gé重楼飞阁 | 重:重叠;飞阁:高阁。形容楼台高阁很多。 | 北魏·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·城内瑶光寺》:“在城内作光极殿,因名金墉城门为光极门,又作重楼飞阁,遍城上下,从地望之,有如云也。” |
jìng xián zhòng shì敬贤重士 | 见“敬贤爱士”。 | 明·无名氏《四马投唐》第四折:“元帅宽仁厚德,敬贤重士,岂肯记旧仇,并不挟冤。” |
jiān zhū zhòng zǐ兼朱重紫 | 谓兼任很多显耀官职。朱,朱衣;紫,紫绶。 | 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任命》:“服冕乘祒,兼朱重紫,则若固有之,常如布衣。” |
qīng shēn zhòng yì轻身重义 | 谓轻视生命而重视正义事业。 | 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明本》:“攻守进趣之术,轻身重义之节。” |
rèn zhòng zhì yuǎn任重致远 | 指负载沉重而能到达远方。后比喻抱负远大,能闯出新的前景,做出宏伟的业绩。 | 《周易 系辞下》:“服牛乘马,引重致远。” |
jī zhòng jī qīng畸重畸轻 | 形容事物发展不均衡,或对待事物的态度不公正。同“畸轻畸重”。 | 清 黄六鸿《福惠全书 编审 编审余论》:“丁与粮,无畸重畸轻之弊。” |
zhòng wēn jiù yè重温旧业 | 谓再做以前曾做的事。 | 宋·陈亮《谢留丞相启》:“亮青年立志,白首奋身,敢不益励初心,期在重温旧业。” |
míng dé zhòng wàng名德重望 | 犹德高望重。 | 明·李贽《与弱侯太史书》:“所幸菩萨不至终穷,有柳塘老以名德重望为东道主。” |
zuò bù chóng xí坐不重席 | 坐不用双层席子。比喻生活节俭。 | 先秦 韩非《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》:“门外长荆棘,食不二味,坐不重席。” |
chóng yán dié zhàng重岩叠嶂 | 形容山岭重重叠叠,连绵不断。 | 北魏 郦道元《水经注 江水二》:“自三峡七百里中,两岸连山,略无阙处,重岩叠嶂,隐天蔽日。” |
jū bù chóng yīn居不重茵 | 坐卧处不铺两重垫子。比喻生活非常的节俭。同“居不重席”。 | 晋 陈元达《谏起仪楼》:“故身衣大布,居不重茵。” |
zhòng qì xùn míng重气徇名 | 徇:曲从,偏私。重视义气,慕求声名。 | 南朝·梁·沈约《为东宫谢敕赐孟尝君剑启》:“田文重气徇名,四豪莫及。” |
ēn zhòng tài shān恩重泰山 | 恩情深厚,比泰山还重。 | 宋·刘攽《彭城集·次韵孙少述二首》:“君思重泰山,未有毫发酬。” |
lǐ qīng rén yì zhòng礼轻人意重 | 礼物虽然很轻,但人的情意却很深厚。 | 元 李致远《还牢末》:“兄弟,拜义如亲,礼轻义重,笑纳为幸。” |
chóng zú ér lì,cè mù ér shì重足而立,侧目而视 | 重足:双脚并拢;侧目:斜着眼睛。形容畏惧而愤恨的样子。 | 《史记·汲郑列传》:“今天下重足而立,侧目而视矣。” |
wú suǒ zhòng qīng无所重轻 | 没有什么重要。 | 瞿秋白《饿乡纪程》:“我想一去不知道甚时才能回来(生命于我无所重轻),暂时须得像永告诀别似的,完一番‘人间的’手续。” |
guī chóng jǔ dié规重矩叠 | 指合乎规矩法度。 | 《宋史·乐志》:“晖祚无疆,规重矩叠。” |
zhòng zhèn qí gǔ重振旗鼓 | 见“重整旗鼓”。 | 清·湘灵子《轩亭冤·惊梦》:“侬欲重振旗鼓,烦你拟篇男女平权文劝戒女子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