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身的成语
因篇幅关系,只列出前 100 个身的成语
成语解释出处
yī shēn zuò shì yī shēn dāng一身做事一身当一个人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要敢于承担责任。清·吴璿《飞龙全传》第24回:“我一身做事一身当,既有本事打了这强徒,那里等得他去调兵?”
fǎn zhì qí shēn反治其身治:整治;身:身体;其身:自身。反而整治自身。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别人的方法所治服。
chèn shēn cái yī称身裁衣称:适合。按照身材来裁剪衣服。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办事。《南齐书·张融传》:“今送一通故衣,意谓虽故,乃胜新也。是吾所著,已令裁减称卿之体。”
shēn jì hǔ wěn身寄虎吻谓把身子置于老虎嘴边。比喻处境极其危险。晋·桓彝《荐谯无彦表》:“凶命屡招,奸威乃逼,身寄虎吻,危同朝露。”
shēn xīn jiāo bìng身心交病交:同时;病:疲惫;困乏。身体和精神都疲惫。鲁迅《而已集》:“至于我呢,前年已经四十五岁了,而且早已身心交病,似乎无须这么宝贵生命,思患豫防。”
gū shēn zhī yǐng孤身只影形容孤单一人。元 关汉卿《窦娥冤》第三折:“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,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。”
gōng chéng shēn tuì功成身退身:自身,自己。指大功告成之后,自行隐退,不再复出。先秦 李耳《老子》:“功成、名遂、身退、天之道。”
jié shēn zì ài洁身自爱保持自己纯洁,不同流合污。也指怕招惹是非,只顾自己好,不关心公众事情。《孟子 万章上》:“归洁其身而已矣。”
fèn bù gù shēn忿不顾身同“奋不顾身”。《镜花缘》第三七回:“林兄因感世子之情,唐兄只知惟义是趋,都是忿不顾身,竟将王宫内院视为儿戏。”
yǐ qí rén zhī dào,huán zhì qí rén zhī shēn以其人之道,还治其人之身以:拿;治:惩处。用别人的办法来惩治别人。宋·朱熹《中庸集注》第十三章:“故君子之治人也,即以其人之道,还治其人之身。”
yǐ shēng xǔ guó以身许国许:预先答应给与。把身体献给国家。指尽忠报国;临难不苟。《南史 羊侃传》:“久以淡为死,犹复在邪?吾以身许国,誓死行阵,终不以尔而生进退。”
suì shēn fěn gǔ碎身粉骨身体粉碎。指死亡。多指为某种目的而献身。《敦煌变文集·妙法莲华经讲经文》:“暂愿不为(违)于说者,碎身粉骨效驱驰。”
shēn yáo xīn ěr身遥心迩犹言身远心近。元·王德信《西厢记·泥金报捷》:“小生身遥心迩,恨不得鹣鹣心翼,邛邛并躯。”
xiū shēn lì jié修身立节提高自己品德修养,树立高尚节操。唐·韩愈《与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》:“士之修身立节,而竟不遇知己。”
shèn shēn xiū yǒng慎身修永为长治久安而真诚修身。《尚书 皋陶谟》:“慎厥身修思永。”
zhōng shēn bù yú终身不渝渝:变。一生自始自终一直不变。梁实秋《谈友谊》:“神圣的友谊之情,其性质是如此的甜蜜、稳定、忠实、持久,可以终身不渝。”
duàn fà wén shēn断发文身剪短头发,身上刺着花纹。是古代某些民族的风俗。左丘明《左传 哀公七年》:“仲雍嗣之,断发文身,祼以为饰。”
zhèng shēn qīng xīn正身清心端正自己的言行,清静内心。比喻修身养性。《明史·丘濬传》:“愿陛下体上天之仁爱,念祖宗之艰难,正身清心以立本而应务,谨好尚不惑于异端。”
shēn bù yù shí身不遇时谓没有遇到好的时机。明·沈采《千金记·宵征》:“官人身不遇时,且自宁奈。”
dà dǎn bāo shēn大胆包身谓胆量极大。元·无名氏《隔江斗智》第四折:“关云长雄略盖世,赵子龙大胆包身。”
kǔ shēn jiāo sī苦身焦思焦:焦急。形容人为某事忧心苦思。《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吴既赦越,越王勾践反国,乃苦身焦思,置胆于坐,坐卧即仰胆,饮食亦尝胆也。”
dǎ fān shēn zhàng打翻身仗通过行动摆脱困境或不利局面。徐贵祥《历史的天空》第19章:“张普景是一腔热血要在政治上打个翻身仗,梁必达对他也表示充分尊重。”
shā shēn jiù guó杀身救国不惜牺牲生命以报答国家。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44回:“夫料事能中,智也;尽心谋国,忠也;临难不避,勇也;杀身救国,仁也。”
dà xiǎn shēn shǒu大显身手显:表示;显露;身手:武艺;指本领。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;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。赵树理《三里湾》七:“这两个人默默不语在这座房子里大显身手。”
shēn wú zé xíng身无择行谓一身行为遵循法则而无其它选择。《孝经·卿大夫》:“是故非法不言,非道不行,口无择言,身无择行。”
rùn wū rùn shēn润屋润身后用为恭贺新屋落成的题辞。《礼记 大学》:“富润屋,德润身。”
háng wǔ chū shēn行伍出身行伍:古代军队编制,1行25人,1伍5人,泛指士兵。指当兵出身。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3回:“幸亏炮船上统带赵大人是行伍出身,天生海量。”
qiāng shēn fá mìng戕身伐命伤害身体。明·沈德符《野获编补遗·列朝》:“夫人君欲寿,非事斋醮能致,果能敬天,凡戕身伐命事,一切致谨,必得长生。”
jǐn shēn jié yòng谨身节用修身饬行,节省其用。《孝经·庶人章》:“谨身节用,以养父母,此庶人之孝也。”
qīng shēn xià qì轻身下气形容谦恭的态度。宋·陈师道《<寇参军集>序》:“倾家破产,急士之穷,轻身下气,而交名胜。”
shēn míng jù miè身名俱灭谓身躯与名声一齐毁灭。晋·桓玄《与刘宰之书》:“孰与头足异处,身名俱灭,为天下笑哉。”
jié shēn lèi xíng洁身累行纯洁身心,约束自己的行为。累,通“缧”。宋·曾巩《库部员外郎范君墓志铭》:“士之能修其内,洁身累行者,非自好之笃莫能至,而世亦罕能知之也。”
fēn shēn wú shù分身无术分身:分出精力照顾其他方面。没有一身同时兼顾几个方面的法术。陆天明《省委书记》:“黄群在另一间屋里陪小扬在灯下做功课,同时又惦记着那边的马扬,分身无术,心神不定。”
yǐn huǒ shāo shēn引火烧身比喻自招灾祸;自讨苦吃或自取灭亡。也可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错误;争取大家的批评;帮助。明 东鲁古狂生《醉醒石》第三回:“庄上人见典史亲来捉获,不知一件什么天大的事,生怕引火烧身,连忙把余琳并冯都送将出来。”
shā shēn chéng míng杀身成名为正义捐弃生命而赢得美名。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范雎蔡泽列传》:“士固有杀身以成名,唯义之所在,虽死无所恨。”
fèn bù lǜ shēn奋不虑身奋:振作精神,鼓起干劲。指勇往直前,不顾个人安危。《宋史·赵汝愚传论》:“汝愚独能奋不虑身,定大计于顷刻。”
shēn wú wán fū身无完肤①《三国志 魏书 邓艾传》“子忠与艾俱死”裴松之注引《世语》:“师纂亦与艾俱死……死之日体无完皮。”后以“身无完肤”指被打得遍体鳞伤。②比喻遭到攻击或破坏后难以自存的局面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邓艾传》“子忠与艾俱死”裴松之注引《世语》:“师纂亦与艾俱死……死之日体无完皮。”
yī shēn shì dǎn一身是胆形容胆量大,无所畏惧。晋 陈寿《三国志 蜀志 赵云传》:“以云为翊军将军”裴松之注引《赵云别传》:“先主明旦自来,至云营围视昨战处,曰:‘子龙一身都是胆也!’”
xǐng shēn kè jǐ省身克己检查自身过失,克制自己非分之想。明 钱德洪《王文成公〈大学问〉跋》:“吾党各以己见立说,学者稍见本体,即好为径超顿悟之说,无复有省身克己之功。”
shě shēn qǔ yì舍身取义舍:舍弃;身:生命;取:求取;义;正义。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。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生,亦我所欲也,义,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”
dú shàn yī shēn独善一身同“独善其身”。唐·白居易《新制布裘》诗:“丈夫贵兼济,岂独善一身?”
chí lù yǎng shēn持禄养身禄:薪俸。保住职位以养自身。形容庸碌无为。《清史稿·熊赐履传》:“部院臣工大率缄默瞻顾,外托考成慎重之名,内怀持禄养身之念。”
yǐn zhàn shēn tǐ隐占身体隐藏、掩护自己真面目的意思。
xùn yì wàng shēn殉义忘身殉:献出生命。为追求正义而献身。《陈书·鲁广达传论》:“鲁广达全忠守道,殉义忘身,盖亦陈代之良臣也。”
tǐng shēn ér chū挺身而出形容遇到危难时;勇敢地站出来;担当其任。挺:挺起身来;勇敢刚毅的样子。《旧五代史 周 唐景思传》:“后数日城陷,景思挺身而出,使人告于邻郡,得援军数百,逐其草冠,复有其城,毫民赖是以济。”
shēn xiān cháo lù身先朝露谓身体比早晨露水消失还快。比喻很快死亡。《元史·齐履谦传》:“恐一旦身先朝露,必至累人,遂遣人于客城先人墓侧,修营一舍,傥病努不退,当居处其中以待尽。”
jī shēn fěn gǔ齑身粉骨齑:碎。指粉身碎骨。明 王守仁《辞封爵普恩赏以彰国典疏》:“臣世受国恩,齑身粉骨,亦无以报。”
hún shēn shì dǎn浑身是胆浑身:全身。指全身充满胆量。形容胆量极大;无所畏惧。宋 陈著《宝鼎现 寿京尹曾留远侍郎渊子》词:“最是满腹精神,担负处,浑身是胆。”
bìng mó chán shēn病魔缠身指长期患病。《辞海 词语分册下》:“(病魔)谓疾病缠身。”
yǐ shēn bào guó以身报国把身体献给国家。指宁愿为国家的安危奉献自己的生命。《魏书 辛雄传》:“卿等备位纳言,当以身报国。”
shě shēn wéi guó舍身为国为国家牺牲自己的生命。
zǎo shēn yù dé澡身浴德修养身心,使纯洁清白。西汉 戴圣《礼记 儒行》:“儒有澡身而浴德。”
yī shēn liǎng rèn一身两任指一个人担任两个职务。唐·韩愈《圬者王承福传》:“一身而二任焉,虽圣者不可为也。”
yī bù zhē shēn衣不遮身衣服破烂,连身子都遮盖不住。形容生活贫苦。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35卷:“曹州有一个穷汉,叫做贾仁。真是衣不遮身,食不充口。”
cháng shēn yù lì长身玉立玉立:比喻体态修美。形容女子身材苗条、肤色洁白。曾朴《孽海花》第31回:“前一个长身玉立,浓眉大眼……,后一个丰容鬋,光彩照人。”
fēn shēn jiǎn kǒu分身减口见“分房减口”。孙锦标《通俗常言疏证·家族》:“今有迫于人口多者,每有分身减口之语。”
shù shēn xiū xíng束身修行束身:约束自身。约束自身,修养德行。三国·魏·阮籍《大人先生传》:“往者群气争夺,万物死虑,支体不从,身为泥土,根拔枝殊,咸失其所,汝又焉得束身修行,磬折抱鼓。”
bàn shēn bù suí半身不遂遂:顺;如意;指能活动。半边身体不能活动自如。汉 张仲景《金匮要略方论 中风历节》:“夫风之为病,当半身不遂,或臂不遂者,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侠然。”
shēn zài cáo yíng xīn zài hàn身在曹营心在汉比喻身子虽然在对立的一方,但心里想着自己原来所在的一方。刘波泳《秦川儿女》第一部第二章:“身在曹营心在汉,他就是上马金,下马银,也别想把我买动。”
tōng guān zài shēng恫瘝在身恫:疼痛;瘝:病。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。清·无名氏《杜诗言志》第二卷:“与天地万物为一体,处处恫瘝在身。”
miǎo rán yī shēn渺然一身渺然:微小的样子。孤孤单单一个人。形容力量微小。宋·陈亮《与石应之》:“古之君子以渺然一身而能与天地并立者,岂周旋上下委曲弥缝之所能办哉!”
sǐ wú zàng shēn zhī suǒ死无葬身之所葬:埋葬。死了没有地方埋葬。形容死的结局很悲惨。鲁迅《而已集·答有桓先生》:“社会没有知道我在攻击,倘一知道,我早已死无葬身之所了。”
yǐ shēn xùn guó以身殉国忠于自己的国家而献出生命。南朝 梁 沈约《宋书 沈文秀传》:“伯宗曰:\'丈夫当死战场,以身殉国,安能归死儿女手中乎?\'”
qīng shēn zhòng yì轻身重义谓轻视生命而重视正义事业。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明本》:“攻守进趣之术,轻身重义之节。”
lì shēn chǔ shì立身处世立身:在社会上立脚;处世:在社会上与人相处交往。在社会上自立;与世人交往相处。指做人的言行和交际等活动。晋 无名氏《沙弥十戒法并威仪序》:“夫乾坤覆载,以人为贵,立身处世,以礼仪为本。”
shēn cāo jǐng jiù身操井臼语本《后汉书 冯衍传下》:“衍娶北地任氏女为妻,悍忌,不得畜媵妾,儿女常自操井臼。”后因以“身操井臼”指亲自操持家务。语出《后汉书·冯衍传下》:“衍娶北地任氏女为妻,悍忌,不得畜媵妾,儿女常自操井臼。”
shēn xiān shì zhòng身先士众见“身先士卒”。《旧唐书·李密传》:“公当身先士众,早定关中,乃欲急自尊崇,何示人不广也!”
yī rì wéi shī,zhōng shēn wéi fù一日为师,终身为父对教过自己一天的老师,要一辈子当做父亲那样尊重他。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31回:“你这个泼怪,岂知一日为师,终身为父,父子无隔宿之仇!”
shēn wēi yán qīng身微言轻微:卑微。地位低,说话不受人重视。《后汉书 孟尝传》:“臣前后七表言,故合浦太守孟尝,而身轻言微,终不蒙察。”
yī shēn zuò shì yī shēn dāng一身作事一身当一个人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要敢于承担责任。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92回:“我恨他为什么这样胆小,一身作事一身当,为什么要逃。就是他一辈子不来了,我也一辈子不嫁人的。”
zǒu shēn wú lù走身无路无路可走。比喻身陷绝境。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22卷:“公子道:‘今走身无路,只得所天命,早晚是死,不得见你了。’”
gè xiǎn shēn shǒu各显身手各:各自;显:表现,显露;身手:本领。各自显示某人的智慧或技巧。曾朴《孽海花》第25回:“到了现在,可已到了炉火纯青的气候,正是弟兄们各显身手的时期。”
cái guǎng fáng shēn才广妨身妨:妨害。自恃才能广博,有时反而害了自己。元·周文质《斗鹌鹑·自悟》套曲:“看了些英雄休争闲气,为功名将命亏……常言道才广妨身,官高害已。”元·周文质《斗鹌鹑·自悟》套曲:“看了些英雄休争闲气,为功名将命亏……常言道才广妨身,官高害已。”
zhōng shēn zhī è终身之恶终身:人的一生;恶:丑。终身的丑陋行为。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冯衍传》:“孙林父违穆子之戒,故陷终身之恶。”
shēn bù yóu zhǔ身不由主身体不由自己作主。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2回:“‘哎哟’了一声,就身不由主睡下了。”
hù shēn fú护身符一种小巧的装饰品(如珠宝、玉石或纪念品),上面刻有符咒、咒文或符号,戴上这个护身宝贝可以防止灾祸(如疾病或魔力),或者帮助佩戴者。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五本第四折:“是咱前者护身符,今日有权术。”
shēn hòu xiāo tiáo身后萧条形容死后家境冷落、贫困。曾朴《孽海花》第13回:“后来长卿死了,不但身后萧条,还有一笔大亏空,这报销就是直蜚替他办的。”
suì gǔ fěn shēn碎骨粉身见“碎身粉骨”。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三回:“崇黑虎大怒骂曰:‘好匹夫!苏护违犯天条,有碎骨粉身之祸;你皆是反贼逆党,敢如此大胆,妄出狂言。’”
bó jì zài shēn薄技在身薄:微小。指自己掌握了微小的技能。北齐 颜之推《颜氏家训 勉学》:“积财千万,不如薄技在身。”
shā shēn bào guó杀身报国不惜牺牲生命来报答国家。亦作“杀身救国”。唐·杨炯《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》:“臣又多幸天皇任之以股肱,誓期杀身报国,致一人于尧舜。”
shēn míng jù tài身名俱泰名誉、地位都安稳。形容生活舒泰。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汰哆》:“士当令身名俱泰,何至以翁牖语人。”
zhǐ dí wàng shēn指敌忘身指敌:与敌人作战。与敌人作战,要舍生忘死,勇于牺牲。战国·尉缭《尉缭子·兵教下》:“兵有五致:为将忘家,逾垠忘亲,指敌忘身,必死则生,急胜为下。”
yán chuán shēn jiào言传身教言传:语言上传授、讲解;身教:亲身以行动教导。一面在言语上传授;讲解;一面在行动上示范。指言语行动起模范作用。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第五伦传》:“以身教者从,以言教者论。”
yōu guó wàng shēn忧国忘身忧:忧虑。一心忧虑国事,忘了自身安危。《晋书·淮南忠壮王允传》:“故淮南王允忠考笃诚,忧国忘身,讨乱奋发,几于克捷。”
shēn jià bǎi bèi身价百倍身价:一个人的社会地位。指名誉地位一下子大大提高。明 娄绍书《无声诗史》:“碑碣铭志之石,非公笔不重;断楮残煤,声价百倍。”
zhì shēn shì wài置身事外置:安放。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。形容对事情漠不关心。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2回:“你我且置身事外,袖手旁观。”
huǐ bù wēi shēn毁不危身见“毁不灭性”。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丧不虑居,毁不危身。”
shā shēn chéng yì杀身成义犹言杀身成仁。《晋书·阎欑传》:“假令如今,吕后必谓昌已反,夷其三族,则谁敢复为杀身成义者哉。”
jié shēn zì shǒu洁身自守保持住个人自身的纯洁。陈国凯《我应该怎么办》:“她在大学时曾经恋爱过,但由于这次恋爱严重地伤害了她的心,以后她就把情丝一刀斩断,洁身自守了。”
yǔn shēn bù xù殒身不恤殒:死亡;恤:顾虑。牺牲生命也不顾惜。鲁迅《记念刘和珍君》:“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,虽殒身不恤的事实,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敢,虽遭阴谋诡计,压抑至数千年,而终于没有消亡的证明了。”
shě shēn tú bào舍身图报舍:放弃;报:报答。接受了别人的大恩惠,牺牲生命也要报答。明·无名氏《鸣凤记·物公劾奸》:“剩此微躯,皆赖天恩庇;舍身图报,如何敢埈巡回避。”
bēi shēn qū tǐ卑身屈体指弯腰俯首,屈从奉迎。参见“卑身贱体”。
shēn xiǎn míng yáng身显名扬身世显赫,声名远扬。元·施惠《幽闺记·推就红丝》:“兄弟,所喜者志得意满,身显名扬;所悲者家园荡废,恐瑟凄凉。”
fěn gǔ mí shēn粉骨糜身犹言粉骨碎身。宋 岳飞《奏乞解军务札子》:“苟非木石,宁不自知?每誓粉骨糜身,以图报称。”
yǔn shēn suì shǒu殒身碎首犹粉身碎骨。唐·颜真卿《让宪部尚书表》:“在臣一门,叨幸斯极,殒身碎首,无以上报。”
bàn shēn bù shè半身不摄摄:引持。指半边身体不能随意转动或半边肢体瘫痪。《魏书·孟鸾传》:“素被病,面常黯黑,于九殿下暴疾,半身不摄,扶载归家,其夜亡。”
zhōng shēn zhī chǒu终身之丑一生的丑恶行为。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外物》:“老菜子曰:‘夫不忍一世之伤,而骛万世之患,抑固瘘耶。忘其略有弗反耶。惠以欢为骛,终身之丑,中民之行进焉。’”
yǐ shēn shì fǎ以身试法身:亲身;指生命;试:尝试;法:法律;刑法。拿性命去尝试法律。东汉 班固《汉书 王尊传》:“明慎所职,毋以身试法。”
máng cì zài shēn芒刺在身芒刺:谷类壳上的细刺。好像有芒刺扎在身上。形容心中内心惶恐,坐立不安。柳青《创业史》第13章:“他觉得那个姓周的在背后盯住他,使他有如芒刺在身,脊梁骨痒痒,可又不敢回头。”
qū shēn rǔ zhì屈身辱志屈:降低。降低自己的人格,改变自己的心志。《新刊大宋宣和遗事》:“昔居天上兮,珠宫玉阙。今日草莽兮,事何可说。屈身辱志兮,恨何可雪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