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篇幅关系,只列出前 100 个子的成语
成语 | 解释 | 出处 |
---|---|---|
zǐ jì fù yè子继父业 | 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。 |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品藻》:“使子继父业,弟承家祀,有何不可?” |
xié tiān zǐ lìng zhū hóu挟天子令诸侯 | 挟:挟制;诸侯:帝王分封的列国统治者。挟制着皇帝,用其名义号令诸侯。比喻借用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。 | 元·孔文卿《地藏王证东窗事犯》第一折:“信着个挟天子令诸侯紫绶臣,待损俺守边塞破敌军铁衣郎!” |
zǐ nǚ yù bó子女玉帛 | 原指人民与财产。后用以泛指财物、美女。 | 《左传 僖工二十三年》:“子女玉帛,则君有之;羽毛齿革,则君他生焉。” |
sǐ yào miàn zǐ死要面子 | 指特别爱惜自己的颜面。 | 张洁《沉重的翅膀》:“你知道爸爸死要面子,绝不会把这些事往外讲。” |
dú shū zhǒng zǐ读书种子 |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。 | 宋 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第11卷:“周益公云:汉二献皆好书,而其传国皆最远。士大夫家,其可使读书种子衰息乎?” |
láng zǐ shòu xīn狼子兽心 | 比喻凶暴的人用心残忍,有如野兽。 | 《晋书 虞预传》:“然狼子兽心,轻薄易动。” |
bàn diào zǐ半吊子 | 肤浅的人。形容不通情理,说话随便,举止不沉稳的人。 | 丁玲《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》:“他却说自己是‘半吊子文人’,也是一种夸大,是不真实的。” |
lí niú zhī zǐ犁牛之子 | 比喻父虽不善却无损于其子的贤明。 |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雍也》:“犁牛之子骍且角,虽欲勿用,山川其舍诸?” |
tóu fà hú zǐ yī bǎ zhuā头发胡子一把抓 | 比喻做事不细致,对于不同的问题不能区别对待而是笼统处理。 | 艾芜《南行记》:“头发胡子一把抓,全不分青红皂白。” |
xiào zǐ ài rì孝子爱日 | 谓珍惜与父母共处的岁月,能及时行孝。 | 汉·扬雄《法言·孝至》:“事父母自知不足者,其舜乎?不可得而久者,事亲之谓也。孝子爱日。” |
yī zǐ shī zhāo,mǎn pán jiē shū一子失着,满盘皆输 | 着:下棋落子。指下棋时关键的一步棋走得不当,整盘棋就输了。比喻关键性问题处理不当,结果导致整个失败。 | 李欣《老生常谈·熟视无睹,充耳不闻》:“一子失着,满盘皆输,这是有的。” |
miàn hóng bó zǐ cū面红脖子粗 | 脸红脖子变粗。形容因激动、窘迫、发怒或羞渐而脸色涨红的样子。 | 高阳《玉座珠帘》:“皇帝面红脖子粗地大骂言官沽名钓誉,恭王与醇王自恃长亲,渺视皇帝,话越说越多,也越离谱了。” |
qiān qiān jūn zǐ谦谦君子 | 指谦虚而严格要求自己的人。 | 《周易 谦》:“谦谦君子,卑以自牧也。” |
yōng rú rén,bào zhì zǐ拥孺人,抱稚子 | ||
bàn píng zǐ cù半瓶子醋 | 比喻稍有一点知识而知识并不丰富,略有一点本领而本领并不高强的人。 | 杨朔《我的改造》:“可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我,这些年转弯抹角的,直到现在还是个半瓶子醋。” |
shù zǐ bù zú yǔ móu竖子不足与谋 | 竖子:小子;谋:计议,商量。这小子不足以商量大事。 |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唉!竖子不足与谋。夺项王天下者,必沛公也。” |
xié tiān zǐ ér lìng zhū hóu挟天子而令诸侯 | 挟:挟制;诸侯:帝王分封的列国统治者。挟制着皇帝,用其名义号令诸侯。比喻借用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。 |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:“今州城粗定,兵强士附,西迎大驾,即宫邺都,挟天子而令诸侯,蓄士马以讨后庭,谁能御之?” |
jūn zǐ zhī jiāo君子之交 | 贤者之间的交情,平淡如水,不尚虚华。 | 庄周《庄子 山木》:“且君子之交淡若水,小人之交甘若醴;君子淡以亲,小人甘以绝。” |
hú zǐ lā chā胡子拉碴 | 形容满脸胡子零乱不齐的样子。 | 老舍《骆驼祥子》:“说得非常的温柔亲切,绝不像是由那个胡子拉碴的口中说出来的。” |
sàn tān zǐ散摊子 | 散伙;解体。 | |
zǐ hǎn cí bǎo子罕辞宝 | 比喻拒绝接受别人的珍贵物品 |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襄公15年》:“宋人得玉,献诸司城子罕,子罕弗收。献玉者曰:……子罕曰:‘我以不贪为宝,尔以玉为宝,若以与我,皆丧宝也,不若人有其宝。’” |
méi máo hú zi yī bǎ zhuā眉毛胡子一把抓 | 俗语。比喻做事不分轻重缓急。 | 李英儒《野火春风斗古城》第七章:“你们真个胡子眉毛一把抓,人人眼里插棒槌。” |
zhèng rén jūn zǐ正人君子 | 旧时指正直;有道德的人物。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。 | 《新唐书 张宿传》:“宿怨执政不与已,乃日肆谗甚,与皇甫镈相附离,多中伤正人君子。” |
yǎng zǐ fáng lǎo,jī gǔ fáng jī养子防老,积谷防饥 | 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,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。同“养儿防老,积谷防饥”。 | 元·无名氏《认金梳》:“儿也,可不道养子防老,积谷防饥,抬举的你成人长大,划的说这等言语那!” |
yī zǐ chū jiā,qī zǔ shēng tiān一子出家,七祖昇天 | 借喻一人得势,全家沾光。同“一子出家,九祖升天”。 | |
máo tóu xiǎo zi毛头小子 | 指年轻人。 | 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三卷第11章:“想不到世事一变,这么个毛头小子倒把他像毛头小子一样指教了一番!” |
shā zhì jiào zǐ杀彘教子 | 彘:猪。父母说话算数,教子诚实无欺。 | 先秦 韩非《韩非子 外诸说左上》:“曾子之妻之市,其子随之而泣,其母曰:‘女还,顾反为女杀彘。’妻适市来,曾子欲捕彘杀之。……‘母欺子,子而不信其母,非所以成教也。’遂烹彘也。” |
shēng zǐ dāng rú sūn zhòng móu生子当如孙仲谋 | 孙仲谋:三国时吴主孙权。形容智勇双全的英雄人物。 |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吴主传》:“生子当如孙仲谋。” |
shǐ pén zǐ屎盆子 | 比喻恶名或坏事。 | 王朔《空中小姐》:“那你说我是饭桶也罢了,何苦把这么个屎盆子往我头上扣。” |
jiào huā zǐ叫化子 | 乞丐。 | 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续集遗稿》第四回:“管他有衣服没衣服,比要饭的叫化子总强点,就算那间厨房旁边的小房子,也怪暖和的,没有什么不可以的。” |
nǎo zǐ shēng xiù脑子生锈 | 比喻思想僵化。 | |
jīng shǐ zǐ jí经史子集 | 经:经书,儒家经典;史:史书;子:诸子百家著作;集:文集。指古代的经典著作。泛指古代典籍。 | 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:“两都各聚书四部,以甲乙丙丁为次,列经史子集四库。” |
ǎi zǐ guān cháng矮子观场 | 场:戏场。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,自己没有主见。也比喻见识不广。 | 明 徐复祚《一文钱》第三出:“全心即佛,全佛即人,直是饥人见饭;心不是佛,智不是道,何殊矮子观场。” |
sā yā zǐ撒丫子 | 抬腿走开或奔跑,开溜。 | 袁静《新儿女英雄传》第一回:“中央军撒丫子跑,这一带丢下的武器可多呢!” |
dì zǐ hái ér弟子孩儿 | 弟子:歌妓,妓女。婊子养的。 | 元·无名氏《鸳鸯被》第二折:“我走到半路,被那巡更的歹弟子孩儿把我拦住,道我是犯夜的。” |
yī gān zǐ tǒng dào dǐ一竿子捅到底 | 指一步到位。 |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29章:“这篇文章好就好在一竿子捅到底,骂到了皇帝头上。” |
niè zhàng zhǒng zǐ孽障种子 | 旧时长辈责骂不肖子弟的话。 | 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十一回:“我老年不幸,把儿子、媳妇都亡化了,丢下这个孽障种子,还不曾娶得一个孙媳妇,今年已十八岁了。” |
qiān zhé bí zǐ zǒu牵着鼻子走 | 牛总是被人牵着鼻子走的。比喻受人支配,盲目地听命于人。 | 刘白羽《第二个太阳》第九章:“不能打草惊蛇,不能让敌人牵住鼻子走,这是兵家最忌!” |
dà yǎ jūn zǐ大雅君子 | 大雅:对品德高尚,才学优异者的赞词。君子:泛指有才德的人。指有才德的人。 | 《汉书·景十三王传赞》:“夫唯大雅,卓尔不群,河间献王之矣。”《论语·八佾》:“君子之至于斯也,吾未尝不得见也。” |
gǒu tuǐ zǐ狗腿子 | 走狗,为恶势力效劳帮凶的人。 | 邓小平《跃进中原的胜利形势与今后的政策策略》:“有些被杀的所谓狗腿子,十有八九是穷人。” |
wàng zǐ chéng lóng望子成龙 | 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。 | 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第四部:“德公望子成龙,一会想送他上英国,一会又想送他上美国。” |
shēn shēn xué zǐ莘莘学子 | 莘莘:众多的样子。众多的学生 | 林语堂《机器与精神》:“今日的莘莘学子,想读书都没有地方,一个完备的图书馆也没有。” |
jìng ruò chǔ zǐ,dòng ruò tuō tù静若处子,动若脱兔 | 指军队未行动时就像未出嫁的女子那样沉静,一行动就像逃脱的兔子那样敏捷。 | 孙武《孙子 九地》:“是故始如处女,敌人开户;后如脱兔,敌不及拒。” |
cūn fū sú zǐ村夫俗子 | 指粗野鄙俗的人。 | 清 李渔《风筝误 鹞误》:“我虽然不识字,不晓得诗的好歹,只是写得这几行子出的,也不是个村夫俗子了。” |
xiàng pí dìng zǐ橡皮钉子 | 犹软钉子。比喻以婉转隐晦的方式进行斥责或拒绝。 | 茅盾《子夜》十四:“屠维岳第二次听出吴荪甫很挖苦他,也就回敬了一个橡皮钉子。”又《清明前后》第一幕:“[余为民]只有一点美中不足,在碰了人家的橡皮钉子而自解嘲的时候,他那笑形,他那眼神,宛然是个白痴。” |
zǐ xià xuán chún子夏悬鹑 | 鹑:鹑鸟尾秃有如补绽百结。指子夏生活寒苦却不愿做官,衣服破烂打结,披在身上像挂着的鹑鸟尾一样。形容人衣衫褴褛,生活困顿却清高自持,安贫乐道。 | 《荀子 大略》:“子夏家贫,衣若悬鹑。” |
jū gōng jūn zǐ鞠躬君子 | 谓谨敬尽职的人。 | |
qì zǐ zhú qī弃子逐妻 | 弃:抛弃;逐:驱赶。抛弃子女赶走妻子。形容百姓生活困苦,妻离子散。 | 唐·韩愈《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》:“上恩虽宏,下困犹甚,至闻有弃子逐妻以求口食。” |
bù dāng rén zǐ不当人子 | 表示歉意或感谢的话,意思是罪过,不敢当。 |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十:“多谢厚情,只是无功受禄,不当人子,老汉转来,定当奉酬。” |
píng xū gōng zǐ凭虚公子 | 凭:依托。比喻假设的人或事。 | 汉·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有凭虚公子者,心奓体忲。” |
dì nán zǐ zhí弟男子侄 | 泛指晚辈男子。 | 清 张南庄《何典》第二回:“不一时,催命鬼领了几个弟男子侄来到庙前。” |
jīng shǐ bǎi zǐ经史百子 | 经:经学,经书,儒家经典著作。史:史学,史书。百子:诸子百家之学。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。 | 唐·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子厚少精敏,无不通达……议论证据古今,出入经史百子。” |
qǐ dì jūn zǐ岂弟君子 | 和乐平易而厚道的人。 | 《诗经·小雅·青蝇》:“岂弟君子,无信谗言。” |
sī shū dì zǐ私淑弟子 | 私:私下;淑:善。对自己所敬仰而不能从学的前辈的自称。 | 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予未得为孔子徒也,予私淑诸人也。” |
rén rén jūn zǐ仁人君子 | 仁:仁爱。旧称好心肠的正派人。亦用作反语讽刺伪君子。 | 《晋书 刑法志》:“刑之则止,而加之斩戮,戮过其罪,死不可生,纵虐于此,岁以巨计,此乃仁人君子所不忍闻,而况行之政乎?” |
bái bǎn tiān zǐ白板天子 | 没有国玺的皇帝 | 《南齐书·舆服志》:“晋中原乱没胡,江左初无之,北方人呼晋家‘白板天子’。” |
kǎi tì jūn zǐ恺悌君子 | 恺悌:平易近人。和乐平易而厚道的人。 |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十二年》:“恺悌君子,神所劳矣。” |
tiān zhī jiāo zǐ天之骄子 | 骄子:宠儿。老天爷的宠儿。汉朝人因匈奴极为强盛而称之为“天之骄子”;意即匈奴为天所骄宠。现指条件极其优越;特别幸运的人。也指非常勇敢或有特殊贡献的人。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匈奴传上》:“南有大汉,北有强胡。胡者,天之骄子也。” |
héng méi lěng duì qiān fū zhǐ,fǔ shǒu gān wéi rú zǐ niú横眉冷对千夫指,俯首甘为孺子牛 | 横眉:怒目而视;千夫指:众人都指责;孺子牛:甘为为人服务的人。指对待敌人决不屈服,对人民大众甘愿服务。 | 鲁迅《自嘲》诗:“横眉冷对千夫指,俯首甘为孺子牛。” |
wǔ zǐ dēng kē五子登科 | 用作结婚的祝福词或吉祥语。 | 《宋史 窦仪传》记载: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、俨、侃、偁、僖相继及第,故称“五子登科”。 |
zǐ xū wū yǒu子虚乌有 | 指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事物(子虚、乌有:人名)。 | 汉 司马相如《子虚赋》:“楚使子虚使于齐,王悉发车骑,与使者出畋。畋罢,子虚过奼乌有先生,亡是公存焉。” |
niǎn zhe bí zi捻着鼻子 | 形容克制忍耐,受了气也不敢发作。 | 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43回:“朝奉带了舵公到汤少爷船上磕头,谢了说情的恩,捻着鼻子回船去了。” |
yǒu bí zi yǒu yǎn有鼻子有眼 | 比喻把虚构的事物说得象真实的一样。 | 浩然《艳阳天》第64章:“孙桂英心里狐狐疑疑的,听马凤兰说的有鼻子有眼儿,也就信了。” |
zǐ zǐ sūn sūn子子孙孙 | 子孙后裔;世世代代。 | 《书·梓材》:“欲至于万年惟王,子子孙孙永保民。” |
zǐ bù yǔ guài子不语怪 | 子:孔子;语:谈论。指不谈怪异一类事情。 |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。” |
yǒu zǐ cún yān有子存焉 | 焉:表示陈述的语气词。有儿子在。 | 战国·郑·列御寇《列子·汤问》:“虽我之死,有子存焉。” |
jiàng mén wú quǎn zǐ将门无犬子 | 将门:将、相的家庭。比喻父辈有才能,子孙也不会有庸才俗辈。 | |
yì zǐ ér shí易子而食 | 子:指儿女。原指春秋时宋国被围,城内粮尽,百姓交换子女以当食物。后形容灾民极其悲惨的生活。 | 《公羊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易子而食之,析骸而炊之。” |
yī zǐ chū jiā,jiǔ zǔ shēng tiān一子出家,九祖升天 | 指子孙中有一人出家,祖宗都能升天。常用以借喻一人得势,全家沾光。 | 明 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一百回:“常言:‘一子出家,九祖升天’,你那夫主冤愆解释,亦得超生去了。” |
guì yóu zǐ dì贵游子弟 | 贵游:无官职的贵族。贵族或达官贵人的子弟 | 《周礼·地官·师氏》:“凡国之贵游子弟学焉。” |
bài bǎ zǐ拜把子 | 朋友结为异姓兄弟 | 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23回:“你说起拜把子,我说个笑话给你听。” |
bù tàn hǔ xué,bù dé hǔ zǐ不探虎穴,不得虎子 | 探:探测。不进老虎窝,不能捉到小老虎。比喻不冒险进入险境就不能取得成果。 | 《东观汉记·班超传》:“超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,酒酣激怒曰:‘不探虎穴,不得虎子。’” |
wù rén zǐ dì悮人子弟 | 悮:耽误。指因无才或不负责任而耽误人家后辈学生 | 续范亭《寄山西土皇帝阎锡山一封五千言书》:“你知道悮人子弟,男盗女娼,强迫人做汉奸,这是何等的罪恶!” |
bàn zǐ zhī yì半子之谊 | 半子:女婿。半个儿子的情分。 | 《旧唐书·回纥传》:“昔为兄弟,今为子婿,半子也。” |
yú fū sú zǐ愚夫俗子 | 愚昧凡俗的人。 |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93回:“只见街坊上,士农工商,文人墨客,愚夫俗子,齐咳咳都道:‘看抛绣球去也!’” |
yī zǐ wù dào,jiǔ zú shēng tiān一子悟道,九族升天 | 九族:本人的父、祖父、曾祖、高祖和子、孙、曾孙、重孙。一个孩子领悟天道,整个家族都能升到天堂去。 | 元·马致远《黄粱梦》第一折:“常言道:‘一子悟道,九族升天’,不要错过了。” |
hú zǐ gōng chéng胡子工程 | 喻指进度缓慢、一拖再拖而长期不能投入使用的基建工程。 | 张贤亮《出卖“荒凉”》:“企业由‘国营’,便效率低下,搞不好就成为‘胡子工程’、‘钓鱼工程’。” |
tóng zǐ hé zhī童子何知 | 童子:小孩子。小孩子懂得什么。 |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成公十六年》:“国之存亡,天也,童子何知焉!” |
míng líng zhī zǐ螟蛉之子 | 螟蛉:绿色小虫,寄生蜂蜾赢常捕捉螟蛉,产卵在它们身体里,卵孵化后就拿螟蛉作食物。比喻义子。 | 《诗经·小雅·小宛》:“螟蛉有子,蜾赢负之。” |
hé dōng shī zǐ hǒu河东狮子吼 | 河东:古郡名。比喻嫉妒心强剽悍的妻子发怒,对丈夫大吵大闹。一般借此嘲笑惧内的男人。 | 宋 洪迈《容斋三笔 陈季常》:“陈慥字季常……自称‘龙丘先生’,又曰‘方山子’。好宾客,喜畜声妓,然其妻柳氏绝凶妒,故东坡有诗云:‘龙丘居士亦可怜,谈空说有夜不眠。忽闻河东师(狮)子吼,拄杖落手心茫然。’” |
zǐ xiào fù cí子孝父慈 | 儿女孝顺,父母慈爱。同“父慈子孝”。 | 《左传 隐公三年》:“君义、臣行、父慈、子孝、兄爱、弟敬,所谓六顺也。” 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卷十六:“须是就君仁臣敬、子孝父慈与国人信上推究精微,各有不尽之理。” |
mò zǐ qì sī墨子泣丝 | 比喻人变好变坏,环境的影响关系很大。 | 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:“墨子见练丝而泣之,为其可以黄可以黑。” |
yǎ zǐ dé mèng哑子得梦 | 哑子:哑巴。哑子做了一个梦,心里全明白,却不能向人表达。比喻有某种感受却无法向人说出来。 | 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石霜圆禅师》:“哑子得梦向谁说,须弥顶上浪滔天。” |
wán kǔ zǐ dì纨袴子弟 | 纨袴:细绢做成的裤子,泛指华丽衣着。旧称浮华的富贵人家子弟。 |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叙传上》:“出与王、许子弟为群,在于绮襦纨袴之间,非其好也。” |
fù zǐ míng bì复子明辟 | 辟:国君。称帝王复位,重新掌权。 | 《尚书·咸有一德》:“伊尹既复政厥辟。” |
yú mò xiǎo zǐ予末小子 | 末:后代。我这个后代的小子。古代帝王面对祖先时对自己的谦称。也用常人的自谦。 | 《尚书·顾命》:“眇眇予末小子,其能而乱四方,以敬忌天威。” |
fán fū sú zǐ凡夫俗子 | 泛指平庸的人。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09回:“瞧我这凡夫俗子,不能交通神明,所以梦都没有一个。” |
zǐ jiē tún quǎn子皆豚犬 | 豚:小猪。对人称自己儿子的谦词。 | 《吴历》:“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,喟然叹曰:‘生子当如孙仲谋,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!’” |
bù rù shòu xué,ān dé shòu zǐ不入兽穴,安得兽子 | 不进野兽窝,怎能捉到小野兽。比喻不冒险进入险境就不能取得成果。 | 《周书·李远传》:“古人有言:‘不入兽穴,安得兽子。’若以奇兵出其不意,事或可济。” |
yǎ zǐ zuò mèng哑子做梦 | 比喻有话或苦衷说不出。 | 宋·苏轼《杂纂》:“哑子做梦——说不得。” |
bù tàn hǔ xué,ān dé hǔ zǐ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 | 探:探测;安:怎么。不进老虎窝,怎能捉到小老虎。比喻不冒险进入险境就不能取得成果。 |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吕蒙传》:“贫贱难可居,脱误有功,富贵可致,且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?” |
yǎ zǐ xún mèng哑子寻梦 | 见“哑子做梦”。 | 元·纪君祥《赵氏孤儿》第二折:“似鳔胶粘住口角,似鱼刺嘎了喉咙,低着头似哑子寻梦。” |
mài jué yù zǐ卖爵鬻子 | 鬻:卖。因生活所迫,出卖爵位和子女。 | 汉·贾谊《新书·无蓄》:“岁恶不入,卖爵鬻子,既或闻耳矣。” |
shuǎ bǐ gǎn zǐ耍笔杆子 | 用笔写作,玩弄文字。 | 孙力《都市风流》第七章:“我们是干活的,哪有时间耍笔杆子。” |
gū zǐ guǎ fù孤子寡妇 | 指男子死后遗留的孩子和妇女。 | 战国·楚·宋玉《高堂赋》:“孤子寡妇,寒心酸鼻。” |
huáng dì zǐ sūn黄帝子孙 | 黄帝:姬姓,号轩辕氏,中华民族的祖先。黄帝的后代。指中华儿女。 | 周恩来《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》:“仍需要全国同胞,每一个热血的黄帝子孙,坚韧不拔地努力奋斗。” |
ér nǚ zǐ yǔ儿女子语 | 女人和海子的话。比喻不识大体的言论。 | 《宋史 宗泽传》:“汝为人将,不能以死敌我,乃欲以儿女子语诱我乎?” |
sā kāi yā zǐ撒开鸭子 | ||
hào zǐ wěi bā耗子尾巴 | 耗子尾巴没有肉。比喻没有多大好处,不值得重视。 | |
xiǎo jiā zǐ xiàng小家子相 | 相:相貌,样子。小户人家的气派。 |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11卷:“我们小本经纪,如何要打短我的?相公须放宽宏大量些,不该如此小家子相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