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篇幅关系,只列出前 100 个石的成语
成语 | 解释 | 出处 |
---|---|---|
bān qǐ shí tóu zá zì jǐ de jiǎo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| 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,结果却害了自己。 | 古华《芙蓉镇》第三章:“活该!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!” |
shí pò tiān jīng石破天惊 | 山崩石裂;有惊天动地之势。原形容箜篌的乐声忽然高亢;震动了整个天界。现多指突发的大事或文章、议论的惊人。 | 唐 李贺《歌诗集 李凭箜篌引》:“女娲炼石补天处,石破天惊逗秋雨。” |
mù shí xīn cháng木石心肠 | 形容人心肠硬,不为情感所动。 | 清 洪楝园《后南柯 辞职》:“虽木石心肠,亦为之动。” |
shí shì jīn kuì石室金匮 | 亦作“石室金鐀”。古代国家收藏重要文献的地方。 | 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。”司马贞索隐:“石室、金匮皆国家藏书之处。” |
shí kū sōng lǎo石枯松老 | 枯:干枯。石头干裂,松树老朽。形容历时极为久远。 | 金·丘处机《水龙吟·道运》词:“海移山变,石枯松老。” |
liàn shí bǔ tiān炼石补天 | 炼:用加热的方法使物质纯净或坚韧。古神话,相传天缺西北,女娲炼五色石补之。比喻施展才能和手段,弥补国家以及政治上的失误。 | 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览冥训》:“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,断鳌足以立四极。” |
jiān rú pán shí坚如盘石 | 坚:牢固;盘石:大石头。像大石头一样坚固。比喻不可动摇。 | 《玉台新咏 古诗为焦仲卿作》:“君当作盘石,妾当作蒲苇。蒲苇纫如丝,盘石无转移。” |
xuán dàn chéng shū悬石程书 | 形容勤于政事。 | 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,上至以衡石量书,日夜有呈,不中呈,不得休息。” |
tóu shí wèn lù投石问路 |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,先投以石子,看看有无反应,借以探测情况。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。 |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12回:“此名为‘投石问路’。下面或是有沟,或是有水,就是落在实地,再没有听不出来的。” |
luǎn yǔ shí dòu卵与石斗 | 鸡蛋碰石头。比喻自不量力,一定失败。 | 汉 焦赣《易林 艮之损》:“卵与石斗,麋碎无疑。” |
luò jǐng xià shí落井下石 | 看见别人落在井里;还往井下丢石头。比喻乘人之危;加以打击、陷害。 | 唐 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一旦临小利害,仅如毛发比,反眼若不相识,落陷阱,不一引手救,反挤之,又下石焉者,皆是也。” |
ān rú pán shí安如磐石 | 安;安稳;磐石:厚而重的大石头。像磐石一样安稳不动。形容稳固;不可动摇。 | 先秦 荀况《荀子 富国》:“为名者否,为利者否,为忿者否,则国安于磐石,寿于旗翼。” |
yù shí tóng chén玉石同沉 | 比喻善恶一齐受害。 | 南朝·梁元帝《驰檄告四方》:“孟诸焚燎,芝艾俱尽;宣房河决,玉石同沉。” |
xián yù jiǎ shí衔玉贾石 | 给人看的是玉,卖给人的却是石头,义同“挂羊头,卖狗肉” | |
yǐ luǎn jī shí以卵击石 | 拿蛋去碰石头。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,自取灭亡。 |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3回:“强欲与争,正如以卵击石,安得不败乎!” |
shù liú zhěn shí漱流枕石 | 犹言漱石枕流。 |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:“王曰:‘流可枕,石可漱乎?’孙曰:‘所以枕流,欲洗其耳;所以漱石,欲砺其齿。’” |
shí huǒ fēng dēng石火风灯 | 见“石火风烛”。 | 《万善同归集》卷五:“无常迅速,念念迁移,石火风灯,逝波残照,露华电影,不足为喻。” |
fù shí fù hé负石赴河 | 河:这里指黄河。背着石头跳进黄河。比喻人以死明志。亦作“负石赴渊”。 |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盗跖》:“申徒狄谏而不听,负石自投于河,为鱼鳖所食。” |
diǎn shí chéng jīn点石成金 | 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,就使它变得很出色。 | 宋 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孟浩然》:“诗句以一字为工,自然颖异不凡,如灵丹一粒,点石成金也。” |
jīn shí zhī jì金石之计 | 比喻最安全的计策。 | 汉·陆贾《新语·资执》:“欲辞晋献公譬马之赂,而不假之夏阳之道,岂非金石之计哉?” |
shí tóu dà hǎi石投大海 | 石投海中迅速没入,比喻毫无反响或杳无音信。 | 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80回:“吕岳闻杨瑨之言,如石投大海,半晌无言。” |
diǎn shí wéi jīn点石为金 | 同“点铁成金”。 | 《警世通言·吕大郎还金完骨肉》:“四愿得吕纯阳祖师点石为金这个手指头。” |
shí làn hǎi kū石烂海枯 | 直到石头变土,海水干涸。比喻永久。 | 清·王维城《新乐府》之二:“报施适当非为过,虎头蛇尾事可耻,石烂海枯团体固。” |
bō yún jué shí拏云攫石 | 形容古树干高耸云霄、根盘曲石隙之雄姿。 | 清·李斗《扬州画舫录·草河录》:“厅前多古树,有拏云攫石之势。” |
diàn jiǎo shí垫脚石 | 供步行时踏脚的石头。比喻被别人借以向上爬的人或事物。 | 梁实秋《谈考试》:“冒冒然去应试,只是凑热闹,劳民伤财,为别人作垫脚石而已。” |
tiě shí xīn cháng铁石心肠 | 心肠硬得像铁石头一样。形容心肠很硬;不为感情所动。 | 唐 皮日休《桃花赋序》:“疑其铁肠石心,不解吐婉媚辞。” |
fēi shā zhuǎi shí飞沙转石 | 飞:使飞扬;转:滚动。沙土飞扬,石块滚动。形容风势迅猛。 |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陆凯陆胤传》:“苍梧、南海,岁有风瘴气之害,风则折木,飞砂转石,气则雾郁,飞鸟不经。” |
jī shí dàn sī击石弹丝 | 谓奏乐。 | 宋·秦观《代贺兴龙节表》:“加笾折俎,初偿露酎之醇;击石弹丝,始奏《钧天》之妙。” |
héng shí chéng shū衡石程书 | 见“衡石量书”。 | 宋·李纲《建炎进退志·总叙下之上》:“近君子而远小人,虽不亲细务,大功可成;不然,虽衡石程书,卫士传餐,亦无益也。” |
shuò shí liú jīn铄石流金 | 高温熔化金石。形容天气酷热。 | 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诠言训》:“大热铄石流金,火弗为益其烈。” |
zhù rén xià shí助人下石 | 帮助别人去作害人的事。 | 鲁迅《三闲集·通信》:“对于他们,攻击的人又正多,我何必再来助人下石呢。” |
bàn jiǎo shí绊脚石 | 绊脚的石头,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。 | 毛泽东《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》:“至于蒋介石呢,他消极抗战,积极反共,是人民抗战的绊脚石。” |
gāo huāng quán shí膏肓泉石 | 膏肓:胸鬲之间,比喻难治的病症。形容热爱山林泉水已成为很难改变的癖好,指隐居不愿做官。 | 明·洪应明《菜根谭》:“无膏肓泉石之癖,而常自醉酒耽诗。” |
shí huǒ diàn guāng石火电光 | 形容事物象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。 | 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二十四:“僧问:‘如何是佛法大意?’……师曰:‘石火电光,已经尘劫。’” |
yù shí tóng suì玉石同碎 | 犹玉石俱焚。 | 晋·袁宏《三国名臣序赞》:“沧海横流,玉石同碎。” |
jīn shí jiāo金石交 | 金石:金属和石头,比喻坚固;交:交情。像金石般坚固的交情。 |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韩信传》:“今足下虽自以为与汉王为金石交,然终为汉王所禽矣。” |
pán shí zhī ān磐石之安 | 形容极稳固。 | 先秦 荀况《荀子 富国》:“为名者否,为利者否,为忿者否,则国安于磐石,寿于旗翼。” |
tóu shí bá jù投石拔距 | 见“投石超距”。 |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甘延寿传》:“投石拔距,位于等次。” |
shuò shí liú jīn烁石流金 | 谓温度极高,能将金石熔化。形容酷热。烁,通“铄”。 | 唐·康骈《剧谈录·狄惟谦请雨》:“是时炎旱累月,烁石流金,晴空万里。” |
tiě shí xīn gān铁石心肝 | 见“铁石心肠”。 | 明·刘兑《金童玉女娇红记》:“俺虔婆生下一副铁石心肝,皱著柄冻凌觜脸,把俺这做女的,不做人也似看承。” |
zhù shí zhī jì柱石之寄 | 寄:寄托。比喻国家委以重任,寄托很大的希望。 |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朱浮传》:“委以大郡,任以威武,事有柱石之寄。” |
zhù shí zhī shì柱石之士 | 柱石:支梁的柱和承柱的石。比喻能够担当国家重任的人。 |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蒋济传》:“当今柱石之士虽少,至于行称一州,智效一官,忠信竭命,各奉其职,可并驱策,不使圣明之朝有专吏之名也。” |
xīn rú jiān shí心如坚石 | 心象铁石一样坚硬。比喻心肠硬或意志十分坚决。同“心如铁石”。 | 明 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三十五卷:“又有一种男不慕色,女不怀春,志比精金,心如坚石,没来由被旁人播弄,设圈设套,一时失了把柄,堕其术中,事后悔之无及。” |
mián yún wò shí眠云卧石 | 比喻山居生活。 | 唐刘禹锡《西山半若试茶歌》:“欲知花乳清泠味,须是眠云卧石人。” |
xuàn yù gǔ shí衒玉贾石 | 叫卖璧玉,实际上卖的却是石头。比喻言不副实。 | 汉·扬雄《法言·问道》:“衒玉而贾石者,其狙诈乎!” |
tóu shí chāo jù投石超距 | 古代军中的习武练功活动。 |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白起王翦列传》:“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?对曰:‘方投石超距。’” |
quǎn yá pán shí犬牙盘石 | 《史记·孝文本纪》:“高帝封王子弟,地犬牙相制,此所谓盘石之宗也,天下服其强。”后因称封建王朝分封宗室子弟以巩固统治为“犬牙盘石”。 | 《史记·孝文本纪》:“高帝封王子弟,地犬牙相制,此所谓盘石之宗也,天下服其强。” |
xīn jiān shí chuān心坚石穿 | 意志坚决,能将石头穿透。比喻只要意志坚定,事情就能成功。 | 宋 陆九渊《语录》:“俗谚云:‘心坚石穿’。即是一个人,如何不打叠教灵利。” |
jīn shí zhī gōng金石之功 | 金:指钟鼎类。石:指碑碣类。刻在钟鼎碑碣之上,永不磨灭的功勋。 | |
shí chì bù duó石赤不夺 | 石质坚硬,丹砂色鲜红,均不可改变。比喻意志坚定不移。 | 汉·杨雄《太玄·度》:“石赤不夺,节士之必。测曰:石赤不夺,可与有要也。” |
yù shí jù jìn玉石俱烬 | 美玉和石头一样被烧毁。比喻好坏不分,同归于尽。 | 北齐·邢子才《广平王碑文》:“群心在辰,横流具及,山崩川斗,星筼日销,昆岳既毁,玉石俱烬。” |
tóu shí xià jǐng投石下井 | 见“投阱下石”。 | 鲁迅《坟·论“费厄泼赖”应该缓行》:“他日复来,仍旧先咬老实人开手,‘投石下井’,无所不为。” |
liè shí chuān yún裂石穿云 | 震开山石,透过云霄。形容声音高亢嘹亮。 | 宋 陆游《黄鹤楼》:“平生最喜听长笛,裂石穿云何处吹。” |
yù shí tóng fén玉石同焚 | 焚:烧。美玉和石头一样烧坏。比喻好坏不分,同归于尽。 | 《梁书·武帝纪》:“时运艰难,宗社危殆,昆同已燎,玉石同焚。” |
shí lè hǎi kū石泐海枯 | 直到石头碎裂,海水干涸。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。 | 清·倪会鼎《与人书》:“倘邀数行,与贵通家商此数种,传之通邑大都,此为寿我先人,虽石泐海枯,义存无斁。” |
jiāo jīn shuò shí焦金烁石 | 使金石熔化枯焦。形容天气酷热。 | 北齐 刘昼《刘子新论 大质》:“大热煊赫,焦金烁石。” |
hǎi kū shí làn海枯石烂 | 枯:枯干;烂:朽烂。海水干涸;石头朽烂。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或不可能实现。多用作誓言;表示意志坚定;永不改变。也作“石烂海枯”。 | 金 元好问《西楼曲》:“海枯石烂两鸳鸯,只合双飞便双死。” |
jīn shí zhī jiāo金石之交 | 交:交情。像金石般坚固的交情。比喻友情坚贞不渝。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韩信传》:“足下虽自以为与汉王为金石交,然终为汉王所禽矣。” |
jīn guì shí shì金匮石室 | 匮:柜子。古时国家收藏重要文书处。 | 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迁为太史令,紬史记、石室金匮之书。” |
fěi shí zhī xīn匪石之心 | 比喻坚贞不渝 | 《诗经 邶风 柏舟》:“我心匪石,不可转也。” |
yī kuài shí tóu luò dì一块石头落地 | 比喻放了心,再没有顾虑。 | |
mù shí lù shǐ木石鹿豕 | 豕:猪。如同木头、石头、鹿和猪一样。形容愚笨无知。 |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珊瑚》:“冤哉!谓我木石鹿豕耶!具有口鼻,岂有触香臭而不知者?” |
gōng dǎo shǐ shí躬蹈矢石 | 谓将帅亲临前线,冒着敌人的箭矢礧石,不怕牺牲自己。 | 三国·魏·曹操《褒扬泰山太守吕虔令》:“卿在郡以来,擒奸讨暴,百姓获安,躬蹈矢石,年征辄克。” |
shǐ shí zhī jiān矢石之间 | 矢石:箭与礧石。比喻战场。 |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“天下士大夫捐亲戚,弃土壤,从大王于矢石之间者,其计固望其攀龙鳞,附凤翼,以成其所志耳。” |
mō zhe shí tóu guò hé摸着石头过河 | 比喻办事谨慎,边干边摸索经验。 | 柳建伟《英雄时代》第26章:“水浅的时候,可以摸着石头过河。” |
fēi shā zhuǎn shí飞砂转石 | 同“飞沙走石”。 | 《三国志·吴志·陆胤传》:“风则折木,飞砂转石。” |
jīn shí liáng yán金石良言 | 比喻非常宝贵的教导或劝告。 | 《白雪遗音 马头调 金石良言》:“金石良言将你劝,休嫌絮烦。” |
diàn guāng shí huǒ电光石火 | 像闪电的光;燧石的火那样一闪即过。比喻事物很快消失。也形容速度极快。 | 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 雪峰存禅师法嗣 保福从展禅师》:“此事如击石火,似闪电光,构得构不得,未免丧身失命。” |
fèi shí fēng qīng肺石风清 | 百姓可以站在上面控诉地方官。比喻法庭裁判公正。 | 《周礼·秋官·大司寇》:“凡远近茕独老幼之欲有复于上而其长弗达者,立于肺石三日,士听其辞,以告于上而罪其长。” |
jīn shí kě kāi金石可开 | 见“金石为开”。 | 沙汀《范老老师》:“他更是从容不迫,把所有足以证明内战之会停止的种种论据罗列出来,融会在一种金石可开的信心里面。” |
luǎn shí bù dí卵石不敌 | 比喻双方力量相差极大。 | 汉 焦延寿《易林》卷十三:“卵与石斗,麋碎无疑;动而有悔,出不得时。” |
tai shān pán shí泰山盘石 | 比喻安定稳固。 | |
quán shí gāo huāng泉石膏肓 | 泉石:指山水;膏肓:古人把心尖脂肪叫“膏”,心脏和隔膜之间叫“肓”,据说这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。比喻嗜好山水成癖。 | 《旧唐书 隐逸传 田游岩》:“臣泉石膏肓,烟霞锢疾,既逢圣代,幸得逍遥。” |
jiān rú pán shí坚如磐石 | 坚:牢固;磐石:大石头。牢固得像大石头一样。形容非常坚固;不可动摇。 | 《玉台新咏 古诗为焦仲卿作》:“君当作磐石,妾当作蒲苇。蒲苇纫如丝,磐石无转移。” |
shì jīn shí试金石 | 一种黑色坚硬的石块,用黄金在上面画一条纹,就可以看出黄金的成色。比喻精确可靠的检验方法。 | 元·马致远《荐福碑》第四折:“这里,端的,现放着试金石。” |
ān yú pán shí安于磐石 | 安:安稳;磐石:巨石。像磐石一样安然不动。形容非常稳固。 | 战国 赵 荀况《荀子 富国》:“为名者否,为利者否,为忿者否,则国安于磐石,寿于旗翼。” |
jīn shí zhì jiāo金石至交 | 见“金石之交”。 | 清·洪楝园《后南柯·招驸》:“卑人与令兄金石至交,今与娘子又琴瑟永好,想是前缘分定呢。” |
rú shí tóu shuǐ如石投水 | 象石头投入水里就沉没一样。比喻互相合得来。 | 《列子 说符》:“白公问曰:‘若以石投水,何如?’孔子曰:‘吴之善没者能取之。’”三国 魏 李萧远《运命论》:“及其遭汉祖,其言也,如以石投水,莫之逆也。” |
lín wēi xià shí临危下石 | 在人家处于危急时向他扔石头。比喻乘人之危,加以打击。 |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59回:“夸谈经济者,少甚么看风使舵、临危下石之人。” |
zuò jīn shí shēng作金石声 | 金石:钟磬之类的乐器,声音清脆优美。比喻文章优美,音调铿锵。 | 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孙兴公作《天台赋》成,以示范荣期云:‘卿试掷地,要作金石声。’” |
rú shǔ tóu shí如水投石 | 象水泼向石头,丝毫不入。比喻听而不闻或言无效果。 | 宋·杨时《龟山语录》:“时谢显道亦在。谢为人诚实,但聪悟不及先生。故明道每言杨君聪明,谢君如水投石,然亦未尝不称其善。” |
jīn shí bù yú金石不渝 | 像金石一样不可改变。形容坚守盟约、节操等。 | 宋·欧阳修《除许怀德制》:“享爵禄之崇高,荷宠灵之优渥,挺金石不渝之操。” |
shuǐ dī shí chuān水滴石穿 | 滴:液体一点一点地往下落;穿:破;透。指水一滴一滴不断地往下落;把石头穿透。比喻只要有恒心;不断努力;事情自然会成功。 | 宋 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第十卷:“乖崖援笔判云:‘一日一钱,千日一千;绳锯木断,水滴石穿。’” |
liú jīn shuò shí流金铄石 | 形容天气酷热,好象金石都快要熔化。 | 战国 楚 屈原《楚辞 招魂》:“十日代出,流金铄石些。” |
qíng jiān jīn shí情坚金石 | 彼此感情像金石一样牢固。 | 元·宫大用《范张鸡黍》第一折:“情坚金石,始终不改。” |
qīn dāng shǐ shí亲当矢石 | 谓将帅亲临作战前线。 | 《北齐书·文宣帝纪》:“每临行阵,亲当矢石。” |
tài shān pán shí泰山磐石 | 比喻安定稳固。 | 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50回:“我算什么,明相国不动声色,却出斯民于火热水深,措天下于泰山磐石。” |
bù fēn yù shí不分玉石 | 指无有区别,同归于尽。参见“玉石俱焚”。 | 清 刘献廷《广阳杂记》卷二:“向非君侯来,合郡士民当不分玉石矣。” |
tiān shàng shí lín天上石麟 | 旧时称人有文采的儿子。 | 《南史·徐陵传》:“年数岁,家人携以候沙门释宝志,宝志摩其顶曰:‘天上石麒麟也。’” |
shēn fēi mù shí身非木石 | 谓自身并不是毫无感情的人。 | 西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身非木石,独与法吏为伍,深幽囹圄之中,谁可告愬者?” |
fēi shā zǒu shí飞砂走石 | 砂土飞扬,小石翻滚。形容风力迅猛。 | 唐 韩鄂《岁华纪丽 风》:“飞砂走石,风则从箕,月离于毕。” |
tā shān zhī shí,kě yǐ gōng yù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 | 他山:别的山。别的山上的石头。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。 | 元·许名奎《忍经》:“尧夫解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” |
chì shí chéng yáng叱石成羊 | 一声呼喊,居然使石头变成了羊。比喻神奇的事情。 | 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四卷:“指鹿为马,秦赵高之欺主;叱石成羊,黄初平之得仙。” |
shuǐ shí qīng huá水石清华 | 见“水木清华”。 | 《宋书·隐逸传论》:“且岩壑闲远,水石清华,虽复崇门八袭,商城万雉,莫不蓄壤开泉,仿佛林泽。” |
ná yún jué shí拿云攫石 | 攫:取。形容古树高耸入云,枝干悬空,姿态奇特,气势雄伟。 | 清 李斗《扬州画舫录 草河录》下:“厅前多古树,有拿云攫石之势。” |
rú huò shí tián如获石田 | 石田:指有石头的田地,借指没用的东西。指得到不可耕种的田地。 |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哀公十一年》:“大王如获石田。” |
shí yóu fēng石尤风 | 打头逆风。 | 唐·司空曙《留卢秦卿》诗:“知有前期在,难分此夜中。无将故人酒,不及石尤风。” |
yǐ shēng liáng dàn以升量石 | 升、石:容量单位,十升为一斗,十斗为一石。比喻以肤浅的理解力推测深奥的道理。 | 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缪称训》:“使尧度舜则可,使桀度尧,是犹以升量石也。” |
xuán yá zhuǎn shí悬崖转石 | 比喻形势发展迅猛。 | 梁启超《中国历史上革命之研究》:“及其机之既动,则以悬崖转石之势,波波之相续,峰峰之不断,驯至数千百年而未有已。” |
dǐng chēng yù shí鼎铛玉石 | 视鼎如铛,视玉如石。形容生活极端奢侈。 | 唐 杜牧《阿房宫赋》:“鼎铛玉石,金块珠砾,弃掷逦迤,秦人视之,亦不甚惜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