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言的成语
因篇幅关系,只列出前 100 个言的成语
成语解释出处
jí ér yán zhī极而言之从最极端的情况来说。指把话说到头。明 袁宏道《与仙人论性书》:“极而言之,亦是心形炼极所现之象。”
ruǎn yǔ wēn yán软语温言温和的话语。周立波《山乡巨变》上十四:“每逢女儿挨了爸爸骂,陈妈总要软语温言,劝慰几句,生怕她受了委屈。”
zhí yán bù huì直言不讳直率地讲话;毫不隐讳(讳:忌讳;隐讳)。《晋书 刘波传》:“臣鉴先征,窃惟今事,是以敢肆狂瞽,直言无讳。”
mǎn zhǐ kōng yán满纸空言满纸都是废话。形容文章空洞,毫无内容。张庸《章太炎先生问答》:“若二三文人,假一题目,互相研究,满纸空言,何以谓之扰乱治安?”
liú yán fēi yǔ流言蜚语毫无根据的话;多指背后议论、诬蔑或挑拨离间的坏话。《明史 马孟桢传》:“入主出奴,爱憎由心,雌黄信口,流言蜚语,腾入禁庭,此士习可虑也。”
xī lín zé yán西邻责言西邻:西部的邻国;责言:问罪的话。原指秦国(在西)向晋国(在东)问罪。后泛指别人的责备。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西邻责言,不可偿也。”
zhí yán gǔ huò直言贾祸直:坦率、直爽;贾:买,引伸为招致。指说话坦率的人会惹祸。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十五年》:“子好直言,必及于难。”
néng yán huì dào能言会道道:说,讲。形容口齿伶俐,很会说话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六回:“这位侄少爷算得能言会道。”
yán wài zhī yì言外之意言:语言;之:助词;相当于“的”。言语之外的意思。指没有在话里或文章里明说出来的意思。也作“意在言外”。宋 叶梦得《石林诗话》下卷:“七言难于气象雄浑、句中有力,而纡余不失言外之意。”
yī yán qiān jīn一言千金一句话价值千金。常用以形容所言之富有价值。汉·袁康《越绝书·外传纪策考》:“故无往不复,何德不报,渔者一言千金归焉。”
jí yán jù sè疾言倨色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。同“疾言遽色”。《醒世恒言 三孝廉让产立高名》:“[二弟]稍不率教,辄跪于家庙之前,痛自督责,说自已德行不足,不能化诲……直待兄弟号泣请罪,方才起身。并不以疾言倨色相加也。”
xíng bù gù yán行不顾言顾言:顾及自己所说的话。为人处事不守信用。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言不顾行,行不顾言,则曰:古之人,古之人。”
fēng yán yǐng yǔ风言影语捕风捉影的话语。清·梁绍壬《两般秋雨庵随笔·致赵秋舲书》:“猥以春来王粲之不归,论传海外东坡之忆死,风言影语,莫识来因,一介鲰生,何忌何惜!”
yán zhě wú zuì,wén zhě zú jiè言者无罪,闻者足戒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,即使提得不正确,也是无罪的。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,也值得引以为戒。《诗经 大序》:“言之者无罪,闻之者足以戒。”
xiāng gù wú yán相顾无言顾:看。彼此对看说不出话宋·苏轼《江城子·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》:“夜来幽梦忽还乡,小轩窗,正梳妆。相顾无言,惟有泪千行。”
xiǎo xiǎo bù yán小小不言指细微的,不值得一提的。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44回:“彼此顾交情,留个脸,小小不言的事情,我也不追究了。”
wēi yán wēi xíng危言危行危:正直。说正直的话,做正直的事。先秦 孔子《论语 宪问》:“邦有道,危言危行。”
yán zhī guò shèn言之过甚话说得太过头了。茅盾《追求》四:“自然外边人是言之过甚。但是,空穴来风,仲翁,你也是太登多了。以后总得注意。”
xià bǐ qiān yán,lí tí wàn lǐ下笔千言,离题万里写了一大篇文章,但没有接触到主题。毛泽东《反对党八股》:“其结果,往往是‘下笔千言,离题万里’,仿佛像个才子,实则到处害人。”
bù kān yán zhuàng不堪言状指无法用语言来形容。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22回:“然而我在南京住了几时,官场上面的举动,也见了许多,竟有不堪言状的。”
dà yán xiāng hài大言相骇大言:夸大的言辞;骇:惊扰。说大话吓唬人。明·孙仁孺《东郭记·吾将瞷良人之所也》:“他觑见俺似婴孩,大言相骇。”
yán wú zhī yè言无枝叶枝叶:比喻琐细的言辞。形容言词文字简洁,没有枝蔓的言词。《宋史·李沆传》:“内行修谨,言无枝叶。”
lěng yán rè yǔ冷言热语犹冷言冷语。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二十四卷:“三官说:‘欲待回家,难见父母兄嫂;待不去,又受不得亡八冷言热语。’”
yī yán jì chū,sì mǎ nán zhuī一言既出,驷马难追驷马:古时用四匹马拉一辆车。一句话说出了口;就是套上四匹马的车也追不上;形容话已说出口;没法再收回。也作“一言出口;驷马难追”或单作“驷马难追”。元·李寿卿《伍员吹萧》第三折:“大丈夫一言既出;驷马难追;岂有反悔之理。”
dào gǔ jī jīn,yán yuǎn hé jìn道古稽今,言远合近道:讲;稽:考核;合:契合。谈论古时的事要结合今天的实际,说远处的事要结合眼前的事。汉·桓宽《盐铁论·论灾》:“夫道古者稽之今,言远者合之近。”
yán hé yì shùn言和意顺言语和顺,情意相谐。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回:“真是言和意顺,似漆如胶。”又第九十八回:“但愿他们两口儿言和意顺,从此老太太也省好些心。”
yán bù dá yì言不达意亦作“言不逮意”。说的话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。《明史·广西土司传二·思明》:“以译者言不达意,复为书晓之。”
zhí yán wēi xíng直言危行危:高耸的样子,引申为端正,正直。正直的言论和行为。唐·白居易《使百职修皇纲振》:“以直言危行者为狂愚,以中立守道者为凝滞。”
mò mò wú yán嘿嘿无言不声不响,闭口无言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卷:“仔细看着秦重,好生疑惑,心中甚是不悦,嘿嘿无言。”
yán zhě wú zuì言者无罪言者:说话的人。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。《诗经·大序》:“言之者无罪,闻之者足以戒。”
mò mò wú yán默默无言不声不响,闭口无言。元·无名氏《连环计》第二折:“忧的我神思竭,默默无言;愁的我魂胆丧,兢兢打战。”
nán yán zhī yǐn难言之隐言:说;隐:隐衷;隐情;藏在内心深处的事。难以说出口的隐衷。清 钱谦益《跋留庵》:“钱氏少为党魁,晚托禅悦,生平颇多壹郁难言之隐。”
chén zhòng guǎ yán沉重寡言朴实稳重,不爱多说话。同“沉重少言”。明 朱国祯《涌幢小品 陈同甫谈兵》:“同甫夜思,幼安沉重寡言,因酒误发,若醒而悟,必杀我灭口。”
yán zhī chéng lǐ言之成理之:代词;指所说的事。讲话讲得合乎道理。也作“言之有理”。先秦 荀况《荀子 非十二子》:“然而其持之有故,其言之成理,足以欺惑愚众。”
chá yán guān xíng察言观行指考察其言行以知人。晋 袁宏《后汉纪 献帝纪五》:“古者察言观行,而善恶彰焉。”
chén yán wù qù陈言务去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。指写作时务必要去掉陈旧的言辞。唐 韩愈《答李翊书》:“惟陈言之务去,戛戛乎其难哉!”
yán duō shī shí言多失实所说的话多数不符合事实。《新编五代史平话·周史平话》下卷:“宋齐丘不欲唐主割地,谓李德明轻佻,言多失实。”
yán yǔ dào duàn言语道断原为佛家语,指意义深奥微妙,无法用言辞表达。后指不能通过交谈、谈判的方法解决问题。《缨珞经》:“言语道断,心行所灭。”
bèi yán luàn cí悖言乱辞指胡言乱语。《公孙龙子 白马论》:“以黄马为非马,而以白马为有马,此飞者入池,而棺椁异处,此天下之悖言乱辞也。”
liú yán fēng yǔ流言风语犹言流言蜚语。柳青《创业史》第二部第五章:“蛤蟆滩曾经转播过生宝和这女人的流言风语。”
nè yú yán,mǐn yú xíng讷于言,敏于行讷:语言迟钝;敏:敏捷。指说话谨慎,办事敏捷。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里仁》:“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。”
yǐ rén fèi yán以人废言由于人不好,对其言论也加以否定。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君子不以言举人,不以人废言。”
jiāo qiǎn yán shēn交浅言深跟交情浅的人谈心里话。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赵策四》:“夫望人而笑,是和也;言而不称师,是庸说也;交浅而言深,是忠也。”
gān yán měi yǔ甘言美语甜美动听的话。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一:“你们可密访著船家周四,用甘言美语哄他到此,不可说出实情。”
kǒu chū kuáng yán口出狂言嘴里说出狂妄自大的话。指说话狂妄、放肆。也指胡说八道。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七十二回:“宋江听得,慌忙过来看时,却是‘九纹龙’史进,‘没遮拦’穆弘,在阁子内吃得大醉,口出狂言。”
yán xiào zì rú言笑自如见“言笑自若”。清·方苞《通议大夫江南布政使陈介墓志铭》:“群夷纵火,牛街镇去城三十馀里,火光烛天。公言笑自如,日夜为守战计,贼不敢逼。”
yán duō shāng xìng言多伤幸见“言多伤行”。元·石德玉《紫云庭》第一折:“他那里问言多伤幸,絮得些家宅神长是不安宁。”
yán shì ruò shén言事若神言:说。预言事情像神仙一样灵验。唐·皇甫氏《原化记·郗鉴》:“老先生又归室,闭其门,蛪习《易》逾年,而日晓占候布卦,言事若神。”
fù xīn zhī yán负薪之言负薪:背柴,借指地位低微的人。指地位低微的人说的话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:“王者不却众庶,故能明其德。”司马贞索隐:“《文子》曰:‘圣人不让负薪之言,以广其名。’”
qiān yán wàn yǔ千言万语千句话万句话;形容话很多。《鹖冠子 世兵》:“千言万语,卒赏谓何?”
yán bù gù xíng,xíng bù gù yán言不顾行,行不顾言说话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行为,行事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诺言。指言行不一致。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言不顾行,行不顾言,则曰,古之人,古之人。”
sì yán wú dàn肆言无惮惮:怕,畏惧。毫无顾忌地胡说。宋·周密《齐东野语》:“子仁盖女真之能文者,故敢肆言无惮如此。”
lóng yán fèng yǔ龙言凤语喻轻松悠扬的音乐之声。
yán zhī záo záo言之凿凿凿凿:确实。话说得非常确实。清 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:“宋儒据理谈天,自谓穷造化阴阳之本,于日月五星,言之凿凿,如指诸掌。”
fāng yán jǔ xíng方言矩行谓言行方正,合乎规范。清·钱泳《履园丛话·科第·孝感》:“彭一庵,名珑,字云客,长洲人,方言矩行,士林推重。”
yán xíng bù yī言行不一说的和做的不一致。《逸周书 官人》:“言行不类相似,始终相悖。”
qíng jiàn hū yán情见乎言同“情见乎辞”。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:“谓为信然”裴松之注:“夫其高吟俟时,情见乎言,志气所存,既已定于其始矣。”
wēi yán dà yì微言大义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。微:精深;大义:本指经书的要义;后指深远或深刻的意义。清 黄宗羲《移史馆论不宜立理学传书》:“其微言大义,苟非工大积久,能见本体。”
yǒu kǒu nán yán有口难言言:说。有嘴不能把话说出来。指由于某种原因只能把话藏在心里;不便或不敢说出来。宋 苏轼《醉醒者》诗:“有道难行不如醉,有口难言不如睡。”
rén yán lì pǔ仁言利溥见“仁言利博”。清·王夫之《读通鉴论·后汉光武二十》:“仁人之言,其利溥如此哉!”
qiǎo yán lì kǒu巧言利口巧妙的言辞,锋利的口辩。汉·东方朔《非有先生论》:“三人皆诈伪,巧言利口以进其身。”
yī yán yǐ bì zhī一言以蔽之蔽:掩覆,引申为概括。用一句话来概括。先秦 孔子《论语 为政》:“《诗》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:\'思无邪。\'”
yī shí xì yán一时戏言偶然开玩笑的话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二卷:“这话虽然有的,止不过一时戏言,难道奴家终身之事,只在两局棋上结果了不成!”
yán zhī yǒu lǐ言之有理说的话有道理。明 无心子《金雀记 守贞》:“还是左兄言之有理,极是曲体人情。”
hóng yán chóng yì闳言崇议博大高远的议论。《汉书·扬雄传下》:“若夫闳言崇议,幽微之涂,凙难与览者同也。”
hóng yán gāo lùn闳言高论见“闳言崇议”。宋·欧阳修《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书》:“故其间钜人硕德闳言高论流铄前后者,恃其所载之在文也。”
wàn yǔ qiān yán万语千言许许多多的话语。唐 郑谷《燕》诗:“千言万语无人会,又逐流莺过短墙。”
qiān yǔ wàn yán千语万言见“千言万语”。《四游记·太子被戏下武当》:“千语万言劝解太子,如风过耳,不肯回朝。”
yán ér wú xìn言而无信信:信用。说话不算数;没有信用。原作“言而不信”。《穀梁传 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言之所以为言者,信也;言而不信,何以为言?”
yán tīng jì cóng言听计从听:听从;从:依从。说的话都相信;出的主意、计谋都采纳。形容对某个人十分信任。也作“言听计用”。《魏书 崔浩传》:“属太宗为政之秋,值世祖经营之日,言听计从,宁廓区夏。”
dù jué yán lù杜绝言路杜绝:断绝,阻塞;言路:进言之路。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,指不纳谏言。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:“操欲迷夺时明,杜绝言路。”
rén yán jí jí人言藉藉籍籍:纷乱的样子。人们指责、攻击的话哪里都流传着。多用在说有关人家名誉的事。《汉书·江都易王非传》:“国中口语籍籍,慎无复至江都。”
tóng rì ér yán同日而言同“同日而论”。《晋书·郗鉴传》:“及愍怀太子之废,可谓柔而有正。武秋失节之士,何可同日而言!”
yán zhī wú wén,xíng zhī bù yuǎn言之无文,行之不远说话没有文采,就传播不远。亦作“言之无文,行而不远”、“言之不文,行之不远”。《左传 襄公二十五年》:“仲尼曰:‘《志》有之:“言以足志,文以足言。”不言,谁知其志?言之无文,行而不远。’”
liú yán zhǐ yú zhì zhě流言止于智者没有根据的话,传到有头脑的人那里就不能再流传了。形容谣言经不起分析。《荀子 大略》:“流丸止于瓯臾,流言止于智者。”
fù bǎo wàn yán腹饱万言指学识渊博。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·苏小妹三难新郎》:“那秦观秀才字少游,他是扬州府高邮人,腹饱万言,眼空一世。”
sì yán rú kuáng肆言如狂狂:疯狂。像发疯一样地胡言乱语。宋·洪迈《夷坚丙志·河北道士》:“宣和七年正月望夜,京师太一宫张灯,观者塞道。二人坠于池,宫率急拯之,不肯上,肆言如狂。”
yán chū huò cóng言出祸从话刚出口,祸患就降临头上。《后汉书·宦者传论》:“虽忠良怀愤,时或愤发,而言出祸从,旋见拏戮。”
bēi jiǔ yán huān杯酒言欢相聚饮酒,欢快地交谈。鲁迅《伪自由书·观斗》:“忽而误会消释了,忽而杯酒言欢了,忽而共同御侮了,忽而立誓报国了。”
yán xíng ruò yī言行若一见“言行抱一”。汉·刘向《列女传·齐田稷母》:“非义之事不计于心,非理之利不入于家,言行若一,情貌相副。”
qiān fū suǒ yán rú yī huì千夫所言如一喙喙:鸟嘴。形容众口一辞或文章模式划一章炳麟《上李鸿章书》:“然其欲连盟中国,以措亚洲舄础之安,则千夫所言如一喙也。”
bù zhī suǒ yán不知所言见“不知所云”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:“臣不胜受恩感激,今当远离,临表涕零,不知所言。”
yán zhī yǒu jù言之有据说话和写文章有充分的证据或事实根据。
yǐ mǎ qiān yán倚马千言倚马:靠着战马。倚靠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,千言立就。形容才思敏捷。南朝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文学》:“桓宣武[桓温]北征,袁虎时从,被责免官。会须露布文,唤袁[袁宏]倚马前令作。手不掇笔,俄得七纸,殊可观。”
huā yán qiǎo yǔ花言巧语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。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;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。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20卷:“巧言,即所谓花言巧语,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。”
yī yán liǎng yǔ一言两语为数不多的几句话。《玉娇梨》第二回:“倒只愁儿子无真实之才,恐怕一言两语露出马脚。”
shǐ kǒu chāng yán矢口猖言矢口:信口,随口;猖言:狂言。信口胡说。清·魏源《<书古微>序》:“矢口猖言,不顾其后,其不可信者二。”
fán yán suì yǔ烦言碎语烦:多,繁剧;碎:琐碎。形容文词杂乱、琐碎。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一回:“接风送行,及至任中,宦囊百凡顺意,这都不为烦言碎语。”
wēi yán hé lùn危言核论正直而翔实的言论。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郭太传》:“林宗虽善人伦,而不为危言核论,故宦官擅政而不能伤也。”
wēi yán nì ěr危言逆耳正直的规劝听起来不顺耳。明·李东阳《太白行》:“龙攀凤附不自由,何乃弃君来事仇。危言逆耳谁为谋?”
zhèng yán lì sè正言厉色正:严正;厉:严厉;色:脸色。话语严正;态度严厉。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9回:“黛玉见他说的郑重,又且正言厉色,只当是真事。”
wēi yán jīng yì微言精义微:精深;微言:精深微秒的言辞。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。清·郑燮《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》:“读《易》至韦编三绝,不知翻越过几千百遍来,微言精义,愈探愈出,愈研愈入,愈往而不知其所穷。”
rén zhī jiāng sǐ,qí yán yě shàn人之将死,其言也善人到临死,他说的话是真心话,是善意的。《论语·泰伯》:“曾子言曰:‘鸟之将死,其鸣也哀;人之将死,其言也善。’”
yán tīng shì xíng言听事行谓说话能听从,事情能执行。《韩非子·说疑》:“言听事行,则如师徒之势。”
sān yán wǔ yǔ三言五语三两句话。形容言语十分简短。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7回:“那知一想,才觉长篇累牍,不合体裁,三言五语,包括不住,一时竟大为起难来。”
tú tuō kōng yán徒托空言白把希望寄托于空话。指只讲空话,而不实行。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太史公自序》:“子曰: ‘我欲载之空言,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。’”
jiā yán xié xué家言邪学家言:一家之言,指偏见;邪:不正当;邪学:邪说。指偏见邪说。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大略》:“流丸止于瓯臾,流言止于知者。此家言邪学所以恶儒者也。”
bù xù rén yán不恤人言不管别人的议论。表示不管别人怎么说,还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。
wēi yán zhèng sè危言正色刚直的言论和严正的态度。唐·陈子昂《谏灵驾入京书》:“必待非常之主,然后危言正色,抗议直辞,赵汤矍而不回。”
è yán pō yǔ恶言泼语指用狠毒的话骂人或说话清 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73回:“这伊秀才又是个极柔懦的好人,在那佃房居住的人家,不肯恶言泼语,伤犯那些众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