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肉的成语
因篇幅关系,只列出前 100 个肉的成语
成语解释出处
gǔ ròu sī qíng骨肉私情骨肉: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关系。比喻至亲之间的深厚感情。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6回:“不妨启请内廷銮舆入其私第,庶可尽骨肉私情,共享天伦之乐事。”
gǔ ròu fēn lí骨肉分离骨肉:指父母兄弟等亲人。比喻亲人分散,不能团聚。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30卷:“谁知死后缠绵,恩变成仇,害得我骨肉分离,死无葬身之地,我好苦也!我好恨也!”
shēng ròu kū gǔ生肉枯骨枯骨:白骨。使死者再生,枯骨长肉。形容施惠很深。《晋书·刑法志》:“至义畅于三代之际,遗风播于百世之后,生肉枯骨,惠侔造化。”
zǒu ròu xíng shī走肉行尸行尸:会走动的尸体。比喻不动脑筋,不起作用,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。清·华伟生《开国奇冤·谋擢》:“尽热衷瞒神吓鬼,扮花面走肉行尸。”
ruò ròu qiáng shí弱肉强食原指动物中弱者的肉是强者的食物。比喻弱者被强者欺压、吞并。元 胡天游《闻李帅逐寇复州治》:“惜哉士卒多苦暴,弱肉强食鸱鸮同。”
wán pí lài ròu顽皮赖肉见“顽皮赖骨”。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五卷:“棚、扒、吊、拷,备受苦楚。这些顽皮赖肉只不肯招。”
jiǔ chí ròu lín酒池肉林古代传说,殷纣以酒为池,以肉为林,为长夜之饮。原指荒淫腐化、极端奢侈的生活,后也形容酒肉极多。东汉 班固《汉书 张骞传》:“行赏赐,酒池肉林。”
ròu shān fǔ lín肉山脯林积肉如山,列脯如林。原是夏桀生活芒淫的故事,后比喻宴会的奢侈。晋 皇甫谧《帝王世纪 夏》:“以人架车,肉山脯林,以酒为池,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余人。”
jiǔ ròu dì xiōng酒肉弟兄在一起只是吃喝玩乐而不干正经事、不能共患难的朋友。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8回:“哥哥放着常来的一班儿好酒肉弟兄,闲常不睬的是亲兄弟,今日才有事,便叫没捉处。”
jiǔ ròu péng yǒu酒肉朋友在一起只是吃吃喝喝;可以同欢乐;而不能共患难的朋友。元 关汉卿《单刀会》第二折:“关云长是我酒肉朋友,我交他两只手送与你荆州来。”
láng duō ròu shǎo狼多肉少供不应求吴茂盛《驻京办》第六章:“您想,这不是狼多肉少吗?”
sǐ gǔ gèng ròu死骨更肉犹起死回生。唐·牛肃《吴保安传》:“使亡魂复归,死骨更肉。”
sān yuè bù zhī ròu wèi三月不知肉味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。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。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。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子在齐闻《韶》,三月不知肉味。”
ròu yǎn huì méi肉眼惠眉比喻见识浅陋。
rén wéi dāo zǔ,wǒ wéi yú ròu人为刀俎,我为鱼肉刀俎:刀和刀砧板,宰割的工具。比喻生杀的权掌握在别人手里,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。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项羽本纪》:“如今人方为刀俎,我为鱼肉。”
xiǔ gǔ zhòng ròu朽骨重肉比喻已经腐朽的东西得到了新生。宋·苏辙《谢复官表》:“时雨既至,靡物不蒙,遂使死灰再然,朽骨重肉。”
wān ròu bǔ chuāng剜肉补疮为生活所迫;卖掉还没有收获的新丝新谷;虽然度过眼前的困难;却丢掉了以后的收入。比喻只顾眼前;用有害的方法来救急。唐 聂夷中《伤田家》诗:“二月卖新丝,五月粜新谷。医得眼前疮,剜却心头肉。”
yǐ ròu sì hǔ以肉餧虎比喻白白地送死。汉·荀悦《汉纪·文帝纪》:“今赴秦军,如以肉餧虎,当何益也。”
wān ròu yī chuāng剜肉医疮比喻只顾眼前,用有害的方法来救急。唐 聂夷中《伤田家》诗:“二月卖新丝,五月粜新谷;医得眼前疮,剜却心头肉。”
xì pí nèn ròu细皮嫩肉指皮肤细嫩。借指没经过锻炼,不能担当大任。清·无名氏《刘公案》第35回:“他虽然心毒意狠,到底是细皮嫩肉,如何禁受?”
yú ròu bǎi xìng鱼肉百姓鱼肉:指受宰割者。后比喻用暴力欺凌,任意残害无辜的人们。《后汉书 仲长统传》:“于是骄逸自恣,志意无厌,鱼肉百姓,以盈其欲。”
jiāo pí nèn ròu娇皮嫩肉指肌肤细嫩。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43回:“可怜这朝奉是花月丛中长大的,近年有了几茎胡子,主人才差他出来押船,娇皮嫩肉,何曾见过这样官刑。”
yǐ ròu dàn hǔ以肉啖虎见“以肉餧虎”。明·李贽《史纲评要·周纪·赧王》:“以揽权要秦王,正如以肉啖虎耳。”
fán fū ròu yǎn凡夫肉眼比喻缺乏观察人的眼光。也比喻平凡的见识。《法华经》:“凡夫浅识,深著五欲。” 唐·玄奘译《赞弥勒四礼文》:“凡夫肉眼未曾识,为现千尺一金躯。”
ròu bó gǔ bìng肉薄骨并肉和肉相迫,骨和骨相并。形容战斗的激烈。《元史 郝经传》:“且鄂与汉阳分据大别,中挟巨浸,号为活城,肉薄骨并而拔之,则彼委破壁孤城而去。”
féi ròu hòu jiǔ肥肉厚酒肥:富饶,富足。指美好丰盛的饮食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本生》:“肥肉厚酒,务以自强,命之曰烂肠之食。”
xuè ròu lín lí血肉淋漓淋漓:沾湿或流滴的样子。形容血肉流滴的惨相。宋·洪迈《夷坚甲志·髙俊入冥》:“狱卒割剔其股文,血肉淋漓,形容枯瘠不类人。”
yì xìng gǔ ròu异姓骨肉骨肉:血缘关系相同的人。虽然不同姓但像骨肉兄弟一样亲近。《魏书》:“尚自少侍从,尽诚竭节,虽云异姓,其犹骨肉。”
ròu tǎn fù jīng肉袒负荆肉袒:光着身子;负荆:背负荆条。赤裸上身,背着荆条请罪,愿受责罚。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廉颇闻之,肉袒负荆,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。”
xíng shī zǒu ròu行尸走肉比喻不动脑筋;不起作用;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。行尸:会走动的尸体。晋 王嘉《拾遗记 后汉》:“夫人好学,虽死若存;不学者,虽存,谓之行尸走肉耳。”
yú méi ròu yǎn愚眉肉眼谓凡俗的眼光。元·关汉卿《单刀会》第二折:“道童云:‘鲁子敬,你愚眉肉眼,不识贫道。’”元·马致远《岳阳楼》第二折:“洗不净愚眉肉眼。”
gǔ ròu zhī ēn骨肉之恩骨肉: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关系;恩:亲爱。比喻至亲之间的深厚感情。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68回:“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恩,委卿以兵马之重乎?”
gǔ ròu zhì qīn骨肉至亲指关系最密切的亲属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鲜卑传》:“不如还我,我与汝是骨肉至亲,岂与仇等。”
hòu jiǔ féi ròu厚酒肥肉厚:浓厚。指丰盛的饮食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扬权》:“夫香美脆味,厚酒肥肉,甘口而病形。”
pí xiào ròu bù xiào皮笑肉不笑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。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。巴金《秋》十九:“王氏看见陈姨太的粉脸上皮笑肉不笑的神情,知道陈姨太在挖苦她。”
bì lǐ ròu shēng髀里肉生髀:大腿。因为长久不骑马,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。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,无所作为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先主传》裴松之注引晋·司马彪《九州春秋》:“备曰:‘吾常身不离鞍,髀肉皆消;今不复骑,髀里肉生。’”
gǔ ruǎn ròu sū骨软肉酥见“骨软筋酥”。《醒世姻缘传》第六一回:“只消‘心月狐’放一个屁,那‘井木犴’俯伏在地,骨软肉酥。”
gē ròu sì hǔ割肉饲虎饲:喂。割下身上的肉喂老虎。比喻既舍弃生命也无法满足对方的贪欲。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:“今有难,无他端而欲赴秦军,譬若以肉投馁虎,何功之有哉。”
qǐ sǐ rén,ròu bái gǔ起死人,肉白骨把死人救活,使白骨再长出肉来。比喻给人极大的恩德。《国语 吴语》:“君王之于越也,医起死人而肉白骨也。”
yù ròu lòu fǔ郁肉漏脯郁:腐臭;脯:干肉。形容腐臭的肉食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良规》:“渴者之资口于云日之酒,饥者之取饱于郁肉漏脯也。”
xuè ròu héng fēi血肉横飞形容因遭受战争或其他意外灾祸死伤时;血肉四溅的惨状。横飞:乱飞。清 陈天华《狮子吼》第八回:“即有几个如狼似虎的狱吏,各执竹条,纵横乱打,打得血肉横飞,足足打了四个小时,方才丧命。 ”
dà jiǔ dà ròu大酒大肉指菜肴丰盛,大吃大喝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01回:“一有钱钞在手,三兄四弟,终日大酒大肉同吃。”
lài xiā má xiǎng chī tiān é ròu癞虾蟆想吃天鹅肉比喻人没有自知之明,一心想得到不能到手的东西。痴心妄想。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1回:“平儿说道:‘癞虾蟆想吃天鹅肉,没人伦的混帐东西,起这样念头,叫他不得好死。’”
pí kāi ròu zhàn皮开肉绽绽:裂开。皮肉都裂开。形容被殴打得伤势极重。元 郑廷玉《楚昭王疏者下船》:“打得皮开肉绽碎了骨头。”
ròu lín jiǔ chí肉林酒池指酒肉极多。形容极端奢侈豪华的生活。《元史·裕宗传》:“古有肉林酒池,尔欲吾效之耶!”
shī ròu bàn gān chái湿肉伴干柴形容拷打。
shí bù jiān ròu食不兼肉吃饭不用两道肉食。谓饮食节俭。《尹文子·大道上》:“昔晋国若奢,文公以俭矫之,乃衣不重帛,食不兼肉,无几时,人皆大布之衣,脱粟之饭。”
yǎn zhōng dīng,ròu zhōng cì眼中疔,肉中刺疔:疔疮。眼睛里面的疔疮,肌肉中的刺。比喻心目中最痛恨、最讨厌的人。元·无名氏《陈州粜米》第一折:“我见了那穷汉,似眼中疔,肉中刺。”
féi ròu dà jiǔ肥肉大酒肥:富饶,富足;大酒:美酒。指美好丰盛的饮食唐·杜甫《严氏溪放歌》:“费心姑息是一役,肥肉大酒徒相要。”
yǔ hé fēi ròu羽翮飞肉羽翮:鸟羽。比喻集微力亦可举重。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中山靖王刘胜传》:“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,丛轻折轴,羽翮飞肉。”
jiǔ ròu xiōng dì酒肉兄弟指酒肉朋友。清 张南庄《何典》第二回:“这是前村催命鬼的酒肉兄弟,叫做破面鬼。”
bái gǔ zài ròu白骨再肉白骨上再生出肉来。比喻起死回生。唐 张文成《游仙窟》:“十娘怜悯客人,存其死命,可谓白骨再肉,枯树重花。
ròu chàn xīn jīng肉颤心惊形容担心祸事临头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,十分害怕不安。同“肉跳心惊”。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回:“吾近日肉颤心惊,恐非吉兆。”
ròu tiào xīn jīng肉跳心惊形容担心祸事临头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,十分害怕不安。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01回:“凤姐此时肉跳心惊,急急的向秋爽斋来。”
lài há ma xiǎng chī tiān é ròu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地面上爬着的癞蛤蟆想吃在天上飞翔的天鹅。比喻痴心妄想。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01回:“我直恁这般呆!癞蛤蟆怎想吃天鹅肉!”
ròu zhú cáo zá肉竹嘈杂肉:口中的歌声;竹:管乐;肉竹:泛指音乐;嘈杂:杂乱。音乐杂乱。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西湖主》:“旱雷聒耳,肉竹嘈杂,不复可闻言笑。”
ròu tǎn qiān yáng肉袒牵羊牵羊:牵着羊,表示犒劳军队。古代战败投降的仪式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郑伯肉袒牵羊以逆,曰:‘孤不天,不能事君,使君怀怒以及敝邑,孤之罪也。’”
gǔ ròu xiāng lián骨肉相连像骨头和肉一样互相连接着。比喻关系密切;不可分割。《北齐书 杨愔传》:“常山玉以砖叩头,进而言曰:‘臣与陛下骨肉相连。’”
zǔ shàng zhī ròu俎上之肉俎:菜板。菜板上的肉。比喻可以任人宰割。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……如令人方为刀俎,我为鱼肉,何辞为?”
xuè fēng ròu yǔ血风肉雨形容剧烈残酷的屠杀或性格刚强。梁启超《论权利思想》:“试一读欧美诸国法律发达史,如立宪政,废奴隶……等诸大法律,何一不自血风肉雨中熏沐而来。”
yú ròu xiāng lǐ鱼肉乡里鱼肉:比喻受宰割;乡里:地方上的老百姓。把地方上的老百姓当作鱼、肉一样任意宰割。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仲长统传》:“鱼肉百姓,以盈其欲。”
dà yú dà ròu大鱼大肉指美好丰盛的饮食。形容菜肴丰盛。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21卷:“大鱼大肉,热酒热饭,只顾搬将出来。”
zì xiāng yú ròu自相鱼肉鱼肉:以人为鱼肉;比喻残杀。比喻内部自相残杀。《晋书 刘元海载记》:“今司马氏父子兄弟自相鱼肉,此天厌晋德,授之于我。”
ròu má dāng yǒu qù肉麻当有趣比喻去欣赏一些无聊的事。鲁迅《古书与白话》:“可是竟又会有‘肉麻当有趣’,述说得津津有味的,天下事真是千奇百怪。”
ròu shí zhě bǐ肉食者鄙肉食者:吃肉的人,引伸为有权位的人;鄙:鄙陋。旧时指身居高位、俸禄丰厚的人眼光短浅。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庄公十年》:“肉食者鄙,未能远谋。”
tóng pán zhòng ròu铜盘重肉贵重的食器,丰盛的饭菜。引申指特殊恩宠。《北齐书·杨愔传》:“汝辈但如遵彦谨慎,自得竹林别室,铜盘重肉之食。”
gǔ ròu lí sàn骨肉离散骨肉: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。比喻亲人分散,不能团聚。《诗经 唐风 杕杜序》:“《杕杜》,刺时也。君不能亲其宗族,骨肉离散,独居而无兄弟,将为沃所并尔。”
zhōu qī hé ròu周妻何肉周:指南齐的周颙;何:指梁代的何胤。周颙有妻子,何胤吃肉,二人学佛修行,各有带累。比喻饮食男女影响事业。唐·李延寿《南史·周颙传》:“太子曰:‘累伊何?’对曰:‘周妻何肉。’”
jiāng jiǔ huò ròu浆酒霍肉把酒肉当作水浆、豆叶一样。形容饮食的奢侈。东汉 班固《汉书 鲍宣传》:“使奴从宾客,浆酒霍肉,苍头庐儿,皆用致富。”
wā ròu bǔ chuāng挖肉补疮比喻只顾眼前,用有害的方法来救急。清 梁启超《外债平议》:“就财政上以论,外债之宜借者,不过为苟安目前、挖肉补疮之计。”
xuè ròu mó hu血肉模糊血流肉烂,无法辨认器官肢体。形容死亡或受伤的惨状。冯玉祥《我的生活》第24章:“弟兄们让不开路,被火车碾的断腰折骨,血肉模糊。”
fēi tǔ zhú ròu飞土逐肉见“飞土逐害”。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续录五》:“夫飞土逐肉,儿戏之常。”
pí shāng ròu zhàn皮伤肉绽绽:裂开。皮肉都裂开了。形容被打伤势严重。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07回:“只一石子飞来,正中面门,皮伤肉绽,鲜血迸流,翻身落马。”
liáo chuāng wān ròu疗疮剜肉挖身上的肉来医治伤口。比喻只顾眼前,不考虑后果。清 壮者《扫迷帚》第24回:“若虑迷信一破,道德堕落,必以保存为得计,此又何异欲止渴而饮鸩,欲疗疮而剜肉。”
jiāng jiǔ huò ròu浆酒藿肉见“浆酒霍肉”。《宋书·周朗传》:“涂金披绣,浆酒藿肉者,故不可称纪。”
bù zhī ròu wèi不知肉味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,因而辨不出肉味。后形容专心学习,吃东西辨不出味道。也形容生活困难,无肉可吃。春秋 孔子《论语 述而》:“子在齐闻《韶》,三月不知肉味。曰:‘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。”
yú něi ròu bài鱼馁肉败馁:鱼臭烂;败:肉腐烂。鱼烂肉腐。泛指变质的食物。《论语·乡党》:“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。食饐而餲,鱼馁而肉败,不食。”
gē ròu bǔ chuāng割肉补疮比喻不计后果以救燃眉之急。谷斯范《新桃花扇》第三一回:“老师相不必犹这些,依我看,不是‘割肉补疮’,而是‘调度有方’。”
wān ròu chéng chuāng剜肉成疮本想割肉医疮,但被割之处反成新疮。比喻行事只顾一面,结果与预想适得其反。宋·崔与之《辞免除四川制置使札子》:“剜肉成疮,有根本先拨之虑;张颐待哺,有樵苏后爨之忧。”
pí ròu zhī kǔ皮肉之苦泛指身体所遭受的痛苦。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五卷第20章:“河南人除过受了点皮肉之苦,屁也没损失——他带着预支的一个月高薪落荒而逃了。”
ròu zhōng cì肉中刺比喻最痛恨而急于除掉的东西。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80回:“我们很是那吃醋拈酸容不下人的不成,怎么‘拔出肉中刺,眼中钉’?是谁的钉,谁的刺?”
ròu bó zhàn肉搏战交战双方徒手或用短兵器格斗。指直接对抗。欧阳山《三家巷》:“赤卫队员们正赶紧跑过去堵塞那个缺口,展开一场激烈的肉搏战。”
wān ròu shēng chuāng剜肉生疮犹剜肉成疮。清·袁枚《随园诗话》第一卷:“大抵宋人好矜博雅,又好穿凿;故此种剜肉生疮之说,不一而足。”
gǔ chàn ròu jīng骨颤肉惊颤:发抖。形容惊恐万状。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77回:“却说王甫在麦城中,骨颤肉惊。”
gǔ ròu xiāng cán骨肉相残比喻自相残杀。《晋书 刘元海载记》:“今司马氏骨肉相残,四海鼎沸,兴邦复业,此其时矣。”
wān ròu zuò chuāng剜肉做疮犹剜肉成疮。明·王守仁《传习录》下卷:“欲于静坐时,将好名好货等根,逐一搜寻扫除廓清,恐是剜肉做疮否?”
fán tāi ròu yǎn凡胎肉眼凡人的只能看见尘俗世界的眼睛。明·汪道昆《洛水悲》:“你每凡胎肉眼,怎得见国色天香?”
ròu tiào shén jīng肉跳神惊形容担心祸事临头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,十分害怕不安。同“肉跳心惊”。老舍《神拳》第三幕:“知县肉跳神惊坐立不安。”
jīng ròu shēng bì惊肉生髀惊叹久处安逸,不能有所作为。《三国志·蜀志·先主传》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《九州春秋》:“备住荆州数年,尝于表刘表坐起至厕,见髀里肉生,慨然流涕。还坐,表怪问备,备曰:‘吾常身不离鞍,髀肉皆消。今不复骑,髀里肉生。日月若驰,老将至矣,而功业不建,是以悲耳。’”
ròu yǎn fán tāi肉眼凡胎迷信的说法,指尘世平常的人。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63回:“寡人肉眼凡胎,只知高徒有力量,拿住妖贼便了;岂知乃腾云驾雾之上仙也。”
yī bó shí ròu衣帛食肉衣:穿。穿锦衣,吃肉食。形容生活富裕。明·无名氏《孟母三移》第四折:“老者衣帛食肉,黎民不饥不寒,然而不王者,未之有也。”
zhū mén jiǔ ròu chòu,lù yǒu dòng sǐ gǔ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富贵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,穷人门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。形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。唐 杜甫《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》诗:“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。”
gǔ ròu tuán yuán骨肉团圆骨肉:比喻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。指亲人离而复聚。元·无名氏《合同文字》第一折:“待他长大成人后,须教骨肉再团圆。”
gǔ ròu tuán luán骨肉团圞骨肉:比喻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。指亲人离而复聚。明·谢谠《四喜记·琼英入宫》:“骨肉团圞乐正浓,一封丹诏实相从,恩承淑女荣非愿,割爱双亲恨怎穷。”
yì jǐn shí ròu衣锦食肉穿锦绣衣裳,吃肉食。形容生活富足。亦借指居官食禄。《商君书 算地》:“刑人有列,则君子下其位;衣锦食肉,则小人冀其利。”《前汉书平话续集》卷上:“信(韩信)望衣锦食肉,谁指望夺印怀仇,不似芒荡山下累求良士。”
tuō pí diào ròu脱皮掉肉指卖命。崔巍《爱与恨》:“老头子一辈为小梁庄群众起早搭黑,脱皮掉肉奔波,哪天黑来不熬到鸡儿叫。”
xuán yáng tóu,mài gǒu ròu悬羊头,卖狗肉悬:吊挂。挂的是羊头,卖的是狗肉。比喻以次充好,以假充真,名不副实。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天钵元禅师法嗣》:“有般名利之徒,为人天师,悬羊头,卖狗肉。”
qiáng shí ruò ròu强食弱肉同“弱肉强食”。喻弱者被强者欺凌吞并。明·刘基《瑞麦颂》:“元失其鹿,天下共逐,扰扰纷纷,强食弱肉。”
qíng yú gǔ ròu情逾骨肉逾:超过;骨肉:比喻至亲。形容感情极其深厚。明 汤显祖《寄李季宣》:“弟于兄交虽道义,情逾骨肉、废弃十余年,始得一通问,可谓有人心乎?”
gǔ ròu wèi hán骨肉未寒骨肉尚未冷透。指人刚死不久。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54回:“中年丧妻,大不幸也。骨肉未寒,安忍便议亲。”